APP下载

浅谈垃圾分类模式对现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影响

2019-12-19王燕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6期
关键词:填埋场厨余垃圾焚烧

王燕

鑫源昊(北京)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2218

1 背景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到法制化、强制化的阶段。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将正式开始实施。另外,目前已有30个城市已经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1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列入立法计划。各省、自治区均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浙江、福建、广东3省已出台地方法规,河北等13省地方法规进入立法程序。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1]。

最新版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已于今年的12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该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4大类,其中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有害垃圾表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灯管、家用化学品和电池等;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其他垃圾表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生活垃圾[2]。

1.1 现有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我国现有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焚烧和堆肥法,以及其他资源化的方法,如蚯蚓养殖(熊菊元,2019),黑水虻养殖(黄友良,2019)等,其中又以填埋为主要方式。

1.1.1 垃圾填埋技术方式

垃圾卫生填埋主要是依靠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实现稳定化,除了可以作为生活垃圾直接处置的手段,也可以作为焚烧法或者堆肥法工艺杂物的最终处置场所。卫生填埋技术对垃圾成分无严格要求,但由于大部分收集来的垃圾中含有有机质,腐烂过程中易产生沼气,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垃圾本身中的水分和生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易形成渗滤液,是卫生填埋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3]。

1.1.2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方式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是在高温条件下生活垃圾被燃烧氧化,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灰渣的过程。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常用来发电,提供一部分能源。相对于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垃圾焚烧技术具有处理周期短,减量化明显,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同时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也有其不可回避的缺点:一是焚烧产生的烟气、粉尘和燃烧残渣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二是投资成本较大;三是焚烧效率取决于垃圾的热值,含水率过高时,着火困难,焚烧效率低。

1.1.3 垃圾处理堆肥技术方式

垃圾堆肥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促进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腐殖质转化的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肥料。该处理技术适用于易腐有机垃圾,如食物垃圾、园林垃圾和畜禽粪便等。垃圾堆肥技术对原料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原料中有较多的不可降解的杂物,则可能存在堆肥过程不完全的现象,另一方面,如果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和重金属等,使用效果不佳,则堆肥产生的肥料在市场化应用时则会较为困难。

1.2 生活垃圾分类后对现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影响

垃圾分类实施之后,生活垃圾在源头处就被进行了分类,虽然总量没有减少,但是由于各种垃圾被重新进行了定性与归类,种类的纯度增加,也更便于后期处理。

(1)对垃圾填埋场的影响。未实施垃圾分类之前,垃圾填埋场主要是作为最初和最终的垃圾处置场所,但经过垃圾分类之后,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将进入其专门化的处理渠道,只有其他垃圾会被送入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因此,在填埋量上与未垃圾分类之前相比将大大减少,参考我国各地的生活垃圾种类含量可知(阚宝鹏,2019;张盼,2019;付云霞等,2014),原先100吨的生活垃圾,实施垃圾分类之后,大约只有10吨的其他垃圾(主要是灰土类、玻璃陶瓷等)会被送入填埋场填埋,且由于其他垃圾中有机物和含水量较低,不易发生发酵产沼和形成渗滤液等情形,进一步降低了填埋场的危险系数和渗滤液的处理量和处理难度。另外,由于被填埋的垃圾的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延长了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缓解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2)对垃圾焚烧厂的影响。与垃圾填埋场相似,未实施垃圾分类时,垃圾焚烧厂焚烧的垃圾种类较多且杂,含水率较高,热值低,甚至需要将垃圾进行配伍之后才能保证焚烧效率,加大了企业处理垃圾的成本。

实施垃圾分类之后,焚烧种类变得简单,热值能够有所保证。但是由于垃圾分类实施后,若一垃圾焚烧厂的设计规模为200吨/天,实际的处理规模可能达不到200吨/天,会造成车间不能连续运转,若周边城市都有垃圾焚烧厂,可能会导致周边城市垃圾焚烧厂资源整合,关停或者改建部分垃圾焚烧厂。从保护环境和居民健康角度分析,减少垃圾焚烧厂的存在是有利的,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资源被重新整合分配,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

(3)对垃圾堆肥厂的影响。未分类的垃圾被送至堆肥厂时不能直接进行堆肥,需要先将垃圾中不同种类的垃圾分选出来,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由于生活垃圾中种类较多,一般会将垃圾分选为塑料类、铁磁类、渣土等不可回收类以及有机质类,最终才能进行堆肥,这一工艺过程较长,若想要在堆肥时杂质越少,前端的分类处理过程就越长越细致,运营成本也就越高[6]。

实施垃圾分类之后,收集来的有机垃圾纯度较高,简单分选后或不需分选后即可进行堆肥,减少了运行成本,由于垃圾处理厂收益较低,需要靠政府财政补贴维持运行,运行成本降低之后,政府的财政压力会降低。

2 结语

垃圾分类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之举,虽然在短时间内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长期以往,将会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垃圾处理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现有垃圾处理设施不断改进与完善,新技术也将不断涌现,将会使垃圾处理真正落实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猜你喜欢

填埋场厨余垃圾焚烧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优化分析
浅析垃圾焚烧发电主厂房中垃圾贮坑周边抗侧力构件的作用
安徽安庆某飞灰填埋场边坡工程地质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BIM技术应用与问题分析——以南通某垃圾焚烧电厂为例
姑苏区最大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试运营 日处理能力达100吨
浅谈中国厨余垃圾商业再利用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How To Sort The Trash Around Us
庞大垃圾填埋场提前25年被填满
垃圾填埋场修复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