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戏曲与音乐剧的区别

2019-12-18杨春念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程式化中国戏曲布景

杨春念

(贵州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中国戏曲与音乐剧,都是我们日常所常见的艺术形式,从表面上来看,两者都是用歌舞表演故事,表演形式上大同小异。事实上中国戏曲同西方音乐剧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中国戏曲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历经几个朝代的演变,才最终形成现在的戏曲形式,其主要是以写意的方式来表达故事和情节。而西方音乐剧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其主要以写实的方式来表达故事和情节。因为写实与写意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导致了中国戏曲同西方音乐剧之间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一、中国戏曲与音乐剧的产生背景

(一)中国戏曲的产生背景

中国戏曲主要以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豫剧等戏曲剧种组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上古时期,起源于先秦人民对神明的祭拜,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艺术的追求,人民渴望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传承民族的文化,敬仰自己的祖先,于是就产生了中国戏曲这种表现形式,经历了秦朝的萌芽期、唐宋的发展期、明清的繁荣期等多个朝代的不断发展成熟之后,才形成了今天的表演形式。中国戏曲综合了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三百六十多种表演艺术,按照戏曲的统一标准将众多艺术形式聚合在一起,在共性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戏曲演员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以写意的手法,超脱于时空,超脱于一般生活来虚拟性的表述故事,表述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往往将舞台上并不存在的时空、道具、环境,通过特定的道具和程式化的动作表现出来,激发观众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观众置身到中国戏曲所表达的那个场景之中去,让小小的戏曲舞台变得无线宽广,这一手法就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写意。

(二)音乐剧的产生背景

西方音乐剧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是由当时非常受人欢迎的轻歌剧发展而来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当时城市居民的生活风貌。早期的音乐剧并没有剧本,是通过音乐,歌曲,舞蹈,对白等表演方式来表现故事情节。是当时的人们表达自身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植根于现实,通过与现实一致的布景,人物,服装,人物对白和动作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观众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沉浸感。音乐剧主要由音乐,歌词,剧本等部分组成。音乐剧的表演时间在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没有固定的标准。音乐剧通常分为两幕,中间有中场休息。主要以音乐和舞蹈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剧情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一些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用音乐和舞蹈来表现。近些年,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人民对于文化出现了多样化需求,音乐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扩大。

二、中国戏曲与音乐剧特点

(一)中国戏曲的特点

中国戏曲的来源广泛,神话传说如西游记,历史故事如霸王别姬、杨家将等都可以成为其创作源泉,创作了众多的戏曲曲目。并且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跨性别表演,有男扮女也有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程式化表演。中国戏曲的历史名称也各不相同,先秦称为"俳优"、汉代称为“百戏”、唐代叫做“参军戏”、还有宋代杂剧、南宋南戏、元代杂剧,直到清代才正式称做“京剧”。因为中国戏曲的源远流长,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大部分的音乐表现形式墨守成规,不同的曲目之间,音乐不能轻易更改,差别就不是很大,长期的观看就会使观众失去新鲜感。因为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域之间的口音和风俗习惯差异明显,这也使得中国戏曲产生了许多流派,比如说京剧、川剧、粤剧。各个流派之间的受众也完全不同,不同流派的观众对于其他流派的接受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流派之间的交流,导致了中国戏曲的发展缓慢。也因为中国戏曲来源广泛,曲目众多,导致了在同一个舞台上无法全部展现布景,客观上就使得中国戏曲向写意的发方向发展。主观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写意的创作方法,在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这就使得中国戏曲沿用了这一表现方法,演员通过程式化的动作,比如说以鞭代马,以桨代船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完善舞台表现力。

(二)音乐剧的特点

西方音乐剧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剧是约翰·凯主演的《乞丐的歌剧》(The Beggar’s Opera),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十分流行的歌曲作为连接故事情节的主线。音乐剧反映的是当下的都市生活,与观众的生活极为贴近,现实性很强。通过精致的布景,美妙的音乐,准确的对白写实性的表现故事情节,塑造故事人物,感染观众情绪。音乐剧中的对白和布景都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能够契合故事的表达就可以。这就带给观众一种身在现实之中的幻觉,使观众身临其境。同时,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音乐剧通过音乐表达感情,烘托氛围,每部音乐剧的音乐都完全不同,特色性很强。因为音乐剧产生的时间为现代,各地区之间交流日渐频繁,这使得音乐剧积极的对自身进行改变,各地区之间统一性很强。

三、中国戏曲与音乐剧差异

(一)写实与写意

中国戏曲与音乐剧的区别,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就是写实与写意的差别。中国戏曲由于其历史发展传统,表演形式手法,地域差异明显以及曲目来源众多等原因,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程式化的,虚拟化的,超脱于现实,超脱于时空,超脱于环境的写意表演方式。他主要表现为通过使用专门的道具以及特定的动作来表现情景。比如说手持道具马鞭做出赶马的动作来表现演员正在骑马。而西方音乐剧会制作一个马的道具,将演员置于马的道具之中来体现演员正在骑马的情景。中国戏曲的布景整体上来说是平面的,即便有上楼的情节,也只会以虚拟上楼的动作来使观众感受到布景的变化。而西方音乐剧在布景中会极力地还原现实,在有需要上楼的情节中,就会真的搭建一个不同高度的舞台布景,使演员在不同的高度进行表演,力求真实。写实和写意的表演方式各有特点,写意的表演方式使得舞台的搭建成本较低,易于推广,这也是中国戏曲分布广泛,农村受众众多的原因。写意的表演方式同时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从而使整个舞台变得无限广阔,要求演员需要更加磨练自己的表演技艺,只有高水平的演员才能驾驭写意的表演方式。而西方音乐剧的写实表演方式使得搭建舞台的成本较高,难于推广,所以大多数音乐剧仅在大城市的剧场才可以观赏,限制了受众人数和受众范围。同时因为追求写实的原因,也使得舞台所能搭建的布景数量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乐剧的表演宽度。但是写实的表演手法使得音乐剧的表现力很强,感染观众的能力突出,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有一种人在剧中的感受。

(二)传统与开创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中国戏曲音乐是程式化的音乐,戏曲的音乐特征是民间性,音乐家把具有代表性的曲调制作成戏曲音乐体系,可以反复使用。它的主要标志是:一曲多用、地域特色和程式化的展开手法。代表着传承,积淀和传统。所以中国戏曲音乐在漫长的历史积淀当中所产生的音乐曲目极为有限,新的多是在几个音乐曲目之中重新组合排列。使观众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一些观看戏曲时间长的观众,仅凭音乐就能分辨出戏曲曲目。而西方音乐剧的音乐是原创性,每一部音乐剧的音乐都是音乐家新创作的。他的主要特点是:专曲专用、个性突出,相对自由。这就使得音乐具有大量的有文化阶层创作曲目。崇尚个性的思潮,也在那个时代萌发。音乐剧之间竞相通过创作优美、独特的音乐来吸引观众。同时,发达的交通也使得多个地区的文化进行融合,音乐剧的曲目创作也吸收了各个地区的音乐特色,比如说黑人音乐,乡村音乐,现代摇滚,流行音乐等,这些都使得音乐剧的音乐具有极强的开创性。

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表演形式上十分相似的中国戏曲和西方音乐剧之间互相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不能因为一些偏见阻碍这两种表演艺术的交流,中国戏曲应当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向西方音乐剧学习,在内容和形式上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使时代特征更加鲜明,更加贴近现代人的欣赏品味,从而令中国戏曲为更多年轻人所接受,换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程式化中国戏曲布景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