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2019-12-18易伟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滑坡体挡墙斜坡

易伟

(四川省西昌市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一、地质灾害种类与成因介绍

(一)滑坡

滑坡问题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主要出现于雨季。软硬相间的岩层,因为差异风化,坚硬岩体的突出,结构面切割,坚硬的岩体便会出现崩塌以及落石问题。地质结构发育让完整的岩石分割为很多割裂体,而割裂体由于诱发因素失稳崩场,所以构造愈发育,其岩体破碎更加严重,非常容易出现崩塌与落石。另外人为因素影响是坡脚开挖、应力场的改变,这样使得坡体中积存弹性应变能得到释放导致应力的重新分布,进而岩体出现卸荷裂隙,原本的裂隙也会扩展以及张开,被切割岩体,很可能因为失稳导致崩塌滑坡问题。

(二)泥石流

泥石流主要由于洪水、暴雨把内含沙石并且土质松软的山体通过饱和稀释而形成的一种洪流,其流量、体积以及面积是非常大的,典型泥石流问题是由悬浮的粗大性固体碎屑物且富含黏土与粉砂的一种粘稠泥浆构成。一定地形条件之下,非常多水体浸透山坡以及沟床当中固体的堆积物,导致稳定性下降,水含量丰富的固体堆积物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运动,便导致泥石流问题。泥石流的流速较快、具有突发性,其流量非常大,破坏力极强。泥石流问题经常会使公路铁路之类的交通设施以及村镇被冲毁,其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三)崩塌

崩塌主要指的是陆地土体以及岩体由于重力作用,出现了向下的崩落问题,依照崩塌地质构成主要分成土崩与岩崩。崩塌问题会受到地貌地形,岩性与地质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且崩塌绝大多数是出现于斜度较大的悬崖以及斜坡之上,通常崩塌问题是出现于坡度超过50°斜坡,随着坡度的提升崩塌问题也更易发生。其次,崩塌问题还会遭受其余因素影响[1]。人们现今的不规范工程建设以及地震问题同样会对山体平衡造成影响进而造成崩塌问题。依照崩塌的落体体积崩塌问题主要分成小型、中型以及大型。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一)滑坡的防治方法

1.对水的治理

边坡变形和水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属于导致滑坡问题的一项重要因素,构建健全的排水系统,减弱水危害,属于治理边坡失稳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整治规划中,需要依照治水为主,支挡辅助的要求,要从水上入手,对于有几率发展的滑坡体,在超过边界5米的区段安装盲沟与环形截水沟,对于滑坡区之中要加强对自然沟谷的运用,将其设为树枝型排水系统,还可以修建盲洞,以及设立水平孔群与垂直孔群,在滑坡体上栽种草皮,对于滑坡的上游冲刷区域建设丁型坝,使水流的流向改变,在滑坡的前边进行抛石操作,采取粘土之类材料对滑坡体裂缝进行填补,加强以上方法的综合化利用将地表水引开,使地下水下降,增强土体的强度。

2.减荷反压

此种手段在滑坡治理之中有着广泛运用。减荷主要目的是减少坡体下滑力,实施措施就是削去一些滑坡体的后缘岩土体,还可以降低斜陡坡坡度。然而仅仅减荷常常无法有效阻滑,我们应当加强减荷和反压的综合运用,把所削掉土石放置到滑坡体或者斜坡体前侧阻滑位置,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下滑力,而且还具有提升抗滑力的作用,此种方法对于推动型滑坡治理来说能够收获较好的效果。

3.支挡工程

支挡工程属于优化斜坡力学平衡,增强斜坡抗滑力的有效方法,其中主要包含锚杆、抗滑桩以及挡墙。①抗滑挡墙处于滑体前侧位置,能够利用自身质量对滑体下滑力进行支挡,并且和排水系统结合应用。在修建挡墙的时候必须将挡墙基础放到最低滑动面下部的稳定地层之中,且墙体内部需要有泄水孔的预留,且和墙后盲沟相连接。②抗滑桩主要用来对滑体下滑力进行支挡,使其固定到滑床桩体,通常集中设置于滑坡前侧位置,并且桩身整体的1/3左右要埋置到滑动面下部稳定层内。③锚杆属于一种治理岩质斜坡崩塌与滑坡的科学方法,借助施加于锚杆上的预应力,能够提升滑动面法向应力,从而提升抗滑力,使得剪应力分布得到改良。

(二)泥石流的治理方法

治理泥石流问题就是针对泥石流形成,流通与堆积地区。运用针对性治理方法(比如:引渡、排导、支护、拦挡、引水与蓄水,进而对泥石流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治理泥石流一般针对泥石流的规模较大、不频繁发生、固体松散物质的补给与水动力较为集中、所保护对象较为关键、防治要求较高、一次性处理等状况。开展泥石流治理工作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其余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收获最大化效益。其中主要包含排导、治土与治水之类方法。

1.以治水为主

借助截水、引水以及蓄水对地表洪水的径流进行控制。减弱水动力,实现水土分离,加强山坡的稳定性。然后以排导与拦挡进行辅助加强土体稳定性,这种方法适合应用到水力型泥石流当中。

2.以治土为主

借助支护与拦挡措施,对泥石流的同体物质进行拦截。减少滑坡与崩塌问题,并且用截水与排导等方法加以辅助。此方法适合应用到土力崩塌滑坡问题之中。

3.以排导为主

借助渡槽与排洪道之类措施,实现泥石流排泄,降低泥石流影响。

综合性方法

实际在治理泥石流问题的时候,对于沟道与坡面,上游与下游都应当统筹考虑。通常沟谷的上游应当是治水为主,沟道中游治土为主,沟道下游是排导为主。

(三)崩塌问题治理方法

针对中小型的崩塌来说,能够通过修建拦截以及遮挡建筑进行防治,遮挡建筑存在明洞与棚洞。针对特殊地面而言,依照实际状况加强坡面支撑防护与灌溉加固。依靠建设地表排水装置,把降雨形成的径流都引到坡外。对坡体滑坡进行消减的时候,降低上端荷载,增强滑坡体和危岩的稳定性。而针对危险性较强,规模不大的岩体就能够采取爆破与手工措施来处理,进而从根源上避免危害问题更为严重。

结语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属于环境地质中的核心内容,而为了对国家与人民财产生命安全进行保护,需要注重地质灾害治理,完善防治方案,增强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确保人们财产生命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建设。

猜你喜欢

滑坡体挡墙斜坡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黄沙坪矿业嗣后尾砂充填挡墙压力研究及厚度计算
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
基于Midas-GTS的某高速公路堆积型滑坡治理前后稳定性分析
萨热克铜矿充填挡墙受力分析与设计
信仰的“斜坡”
某挡墙变形成因分析与处治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卧虎山水库溢洪道左岸滑坡体稳定分析及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