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叛逆与革新
——卡拉瓦乔的艺术思想

2019-12-18韩耀华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圣母现实主义光线

韩耀华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卡拉瓦乔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充满批评与争议,他的绘画风格是一种崇尚自然的现实主义,兼具精确地观察和生动的明暗对比画法。代表作品有《抱水果篮的孩子》、《圣马太蒙召》、《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等,以其精湛的技法和独特的画风在当时影响了整个欧洲,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卡拉瓦乔主义产生的背景

16世纪下半期,处于动荡中的意大利,危机日益加重,曾经辉煌两个世纪之久的文艺复兴艺术出现了衰退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三个艺术流派在联系与斗争中产生,分别是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与学院派艺术和巴洛克艺术相对立的是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卡拉瓦乔具有极强的批判与革新精神,其艺术思想在当时影响了整个欧洲。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完美华丽之美的艺术风格,卡拉瓦乔更倾向于下层人民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他的画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把街边流浪汉、农民引入神圣的教堂。他的画风注重光影效果,画面明暗对比强烈。首次对水果、鲜花等静物进行细致描绘,使静物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这种绘画风格世俗化的特点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二、卡拉瓦乔的作品分析

(一)早期静物画代表作——《捧果篮的男孩》

《捧果篮的男孩》是美术史上最早的静物画,典型的自然主义绘画风格。画面中,男孩白皙的皮肤,脸上露出悲哀与叛逆,经过精细刻画的水果和篮子被卡拉瓦乔赋予生命,极富感染力。卡拉瓦乔非常擅于精确地描绘日常生活题材,追求自然与真实。《捧果篮的男孩》中,画中熟透的水果和卷曲枯萎甚至被虫驻过的叶子,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其中蕴涵着“时间”与“死亡”的哀愁。画面中没有复杂的背景,只有一束光照亮男孩的身后,仿佛是光阴稍纵即逝的提醒,这也是卡拉瓦乔对光线的独特运用。青年男孩手捧着装满水果和树叶的篮子,篮中的瓜果真实自然,活灵活现。不禁让人想到他的另一幅静物画作《水果篮》。

这种独立静物的风俗画形成与17世纪初,卡拉瓦乔把这种静物风俗画推向新阶段。在当时,这种描绘罗马普通百姓的形象以及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很受17世纪初皇室收藏家的喜爱,如画家鲁本斯与约尔丹斯也将这样的主题纳入他们的绘画作品之中。

(二)中期风俗画代表作——《圣马太蒙召》

上帝说,要有光,他便给了一束光。《圣马太蒙召》是卡拉瓦乔对光线处理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作品。画面描绘的是生活在底层的圣马太和他的工友们在家中数一年来赚得的劳苦工钱的世俗场景,突然,耶稣亲临家中伸手召唤圣马太并赐他幸福,圣马太仿佛在惊讶的问“是我吗?”旁边认真数钱的工友甚至没有注意到耶稣的亲临,真实的场景令人回味无穷。画面中依旧采用以往单调灰暗的背景,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进来,照在被他挑选的人物身上,使整幅画明暗对比强烈,真实而生动。卡拉瓦乔对光极其敏感,较之于早期光线充满整个空间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束强烈并且目的明确的光。这束戏剧性的光线使画面充满动感。

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影子,以世俗化的场景表现宗教题材,画面中的人物以不同的姿势与表情响应着,一束强烈的光线突出了画面的主题,这束光具有象征性地说明了神的恩典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卡拉瓦乔对光线的独特理解与运用对当时及后来的艺术家产生深远影响。

(三)晚期宗教画代表作——《圣母之死》

《圣母之死》是卡拉瓦乔在罗马的最后一幅作品,为马特拉斯提弗列区的阶梯圣母教堂所作的祭坛画,这一作品再次展现了卡拉瓦乔对传统题材非正统的处理技巧。圣母玛利亚归天是一个传统的宗教题材,不少艺术大师都描绘过这一场景,但卡拉瓦乔的绘画风格与他们大相径庭。在卡拉瓦乔的笔下,圣母之死是如此的平凡与真实。画面中,没有飞翔的天使,诸神的颂赞。在破旧简陋的房间里,一束光线从左上方斜射下来,照亮了玛利亚的身体,死去的玛利亚躺在一张短小破旧的床上,赤裸的双脚悬于空中,头发蓬乱,面色苍白,脸上自然流露出悲苦的神情,仿佛一个死于穷困的农家女子。一切都那么平凡,真实可感。画面的下方摆着一个铜盆,这一简单的物体为画面平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联想到圣母生前的清贫生活。

在卡拉瓦乔之前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极其贴近生活而又生动真实的圣母形象。但是,在当时,这幅画作却遭到拒收,原因是对于教会而言,垂死的圣母形象太过于凡人化。卡拉瓦乔这种把宗教题材世俗化的观点在当时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卡拉瓦乔主义的深远影响

(一)卡拉瓦乔主义对后世画家产生深远影响

卡拉瓦乔主义的绘画题材更倾向于表现街道上日常生活的细节,强调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在卡拉瓦乔的作品中,没有夸张和赞美,只有对生活真实的映射。从他早期的水果、鲜花等题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卡拉瓦乔对自然细节的描绘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它能够非常精确地将细节重新描绘出来,并赋予它们自己的灵魂和特有的艺术尊严。在宗教题材的作品中,更能展现出他坚定的现实主义道路,把神圣的基督、圣母等形象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场景也是生活中的场景,作品中的模特常来自于街边的农民,流浪汉,甚至妓女。他认为,应该把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卡拉瓦乔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刻画以及把宗教题材世俗化的艺术思想对后世画家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从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委拉斯贵支的《早餐》等作品中,都能看出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二)卡拉瓦乔主义对法国现实主义产生深远影响

具有较强社会批判性的卡拉瓦乔主义与当时意大利的社会背景有关,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处于动荡中的意大利,人民的起义斗争连续不断,艺术家队伍也开始分化,一部分艺术家为上层社会的贵族服务,另一部分艺术家则深入下层百姓生活,描绘他们的苦难生活。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卡拉瓦乔,必然会将这种苦闷、叛逆、怀疑的情绪反应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他把目光对准下层,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下层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怀疑与批判。作品《多疑的多玛》就表现出了卡拉瓦乔强烈的怀疑情感,他不相信基督能死而复活,画面描绘了多玛正在用手挑着基督身上被钉子钉过的钉子眼。卡拉瓦乔这种对社会批判与怀疑的艺术思想启发了后来的法国现实主义艺术,从米勒的《拾穗者》库尔贝的《打石工》中,都可以看出卡拉瓦乔的批判性艺术思想对法国现实主义艺术的深远影响。

(三)卡拉瓦乔主义对欧洲其他各国现实主义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卡拉瓦乔敢于打破传统作,其艺术思想具有较强的革新性,卡拉瓦乔主义的革新性主要体现在对光的独特理解与掌控能力上,在他的作品中,最令人回味无穷的莫过于处于黑暗空间中的那束极具戏剧性的光线。《圣马太蒙召》中,一束像聚光灯一样的光把马太和耶稣连系起来,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对人物的真实刻画使画面生动自然,仿佛马太与耶稣对话的场景就发生在眼前。《圣母之死》中,明亮的光线集中打在圣母身上,围在圣母周围的使徒们处于背光中,巧妙的光线处理把使徒们心中的绝望与悲伤表现的淋漓尽致。卡拉瓦乔典型独特的光影艺术直接影响了17世纪及以后的欧洲其他各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例如,荷兰小画派代表人物维米尔继承并创新了卡拉瓦乔的光影艺术,在他的作品中,光线变得温润柔和,擅长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卡拉瓦乔创造了属于他的光影世界,推开了17世纪的艺术大门。

卡拉瓦乔吸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众多艺术家及流派的精髓,结合自己追求真实与自然的艺术思想,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摸索,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如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卡拉瓦乔所拥有的独特技术和风格能力,使他的创作与众不同。他充满传奇与戏剧性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创作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取得惊人的艺术成就,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思想影响深远,是现代绘画的开始。

猜你喜欢

圣母现实主义光线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消失的光线
“你看不见我”
印度 圣母节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