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2019-12-18党媛媛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方言政府传统

党媛媛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一、保护传统文化的讨论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孕育着各式各样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也许是建筑的雄伟让你感到自豪,也许是四大发明让你由衷佩服,又或许是民间的艺术让你惊叹……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有的传统文化却在悄无声息的消失。

就拿方言来说吧,几乎每个地方都会存在方言的现象,有研究者说:方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承载了某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每个地方所独有的文化。但是随着普通话的逐渐普及,方言的现象逐渐减少了,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身边,并且消失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方言,本来某个地区的人都会,最后发展到大部分人都会,而现在逐渐变成了少数人会,可想而知,要是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以后就不会存在方言了。普通话的普及,造成了方言的消失,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或许普通话才更符合时代的潮流,会让你走的更远,但是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我们不应该让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方言的魅力。

传统节日也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现在的节日明显没有节日应该有的氛围了,例如春节,本应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不管有什么困难,在春节这一天都要回家团聚,可是现在呢?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年味越来越淡了,有的人忙于工作,无法回家团聚,只留下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所谓的春节联欢晚会,实际上的春节和普通的日子差不多。端午节也只是为了吃粽子而存在,忘记了端午节的来源和意义,等到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之后才懂得保护传统文化。在那些年轻人的眼里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比传统的端午节和春节更加重要了,对国外的节日很重视,过得也很浪漫,反而认为中国的节日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已经不是一时半刻了,我们应该保护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要把属于我们的民族特色传承下去,如果连国家传统文化我们都保护不了,那我们还怎么继续向前发展呢?如果传统文化还在悄悄发生变化,而我们依旧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那将会是我们的时代的悲哀。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政府要提倡保护传统文化。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保护传统文化首要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保护的环境和条件,来唤醒年轻一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意识。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慢慢积淀形成的,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从很简单的文化发展而来,对群众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人民的力量以外,政府的力量也很重要。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政府和有关立法机关应该采取一些适当的手段,体现出政府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例如,重要的节日可以列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加强这方面的立法执法效应,这样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政策上,要提倡人们在过节的时候,研究一下节日的来源和意义,并且了解到这个节日对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政府还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文化的教育,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要大力的弘扬和发展,让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到每个民众的身边,让传统文化的气息潜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像现在有很多关于民风民俗的节目,政府可以多投资一些类似的节目,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支持,通过电视节目把传统文化传承发扬起来,特别是在网络先进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达到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其次,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接班人,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理应担负起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首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认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知道是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养育了我们,从封建文明到现在的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进步的过程,我们应该为之感到自豪。其次,对于外来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更好的文化,不应该盲目追求外国文化,反而忽略了本土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代的潮流相一致。最后,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积极开展新的活动形式,这样才会让更多人关注到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才会在青年一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体现一个国家的深厚文化底蕴。保护传统文化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然选择,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就犹如没有国家特色,就会在政治舞台上失去影响力。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方言政府传统
方严的方言
方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