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鉴赏选择题解答误区与应对

2019-12-18章秋玲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赏析误区意境

章秋玲

(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福建 漳平 364400)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最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充溢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教学古诗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选择题部分的得分率普遍不高,对此,笔者就如何做好选择题,提高得分率谈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明确考纲变化:

(1)题型改为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

四选一模式,在几个选项中可包含:

a.对诗句的解读 b.手法的运用c.意象意境的把握d.形象的分析e.语言的风格特色f.典故的意蕴,等等。

(2)主观题的考查基本限定在对诗歌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考查上。

二、措施:

(一)做好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读懂诗歌是关键:

1.具备基本的诗歌阅读的知识体系。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和相对应的艺术手法等维度去解读诗歌。在阅读中注意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如五关注:

(1)标题——内容、主题和类别;

(2)注释——难点、诗人遭遇、情感原因;

(3)意象——内容、主题和类别;

(4)情思语——主题;

(5)即时诗人——情感方向。

2.诗歌的意象出发,人的形象、物的形象、景的形象,去做分类阅读。

(二)提高得分率,就要明确以下设题六种误区:

1.内容、主旨以及感情基调把握不当;

2.词句解释曲解原意;

3.表达技巧分析不当;

4.基础知识分析不当;

5.意象、意境、形象分析不当;

6.语言风格分析不当

(三)掌握相关应对策略:

误区一:对内容、主旨以及感情基调把握不当

例1 示秬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 、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①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例2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景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在梧桐的鸳鸾竞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应对策略一:

1.应抓住物象体味诗歌的整体情感,多关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中心主旨的把握。不要只关注答题点的选项,导致脱离文本的跳读,断章取义,最终理解偏差。

2.找诗眼,它常常是感情总基调。

3.找典故,分析典故背后的深层用意。

误区二:词句解释曲解原意

例1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例2.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被贬黜之人,已无家可言。

应对策略(二):

1.对于词语理解,要分析诗歌蕴涵的感情,要注意结合主旨和整首诗的意境来分析,不能孤立地猜测。

2.对于题干一定要读明白,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点。

3.强化三读――读题目,读作者,读注释,全面理解诗歌。

误区三:表达技巧分析不当

例1: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例2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B)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B.“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C.“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D.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E.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分析:AB(A应为动静结合B断是停的意思)

应对策略(三):

1.,慢读细读,找到切实的根据,才能放过,缺乏依据的说法,就是错项。

2.抓名句,名句抓炼字,炼字抓修辞

3.不可脱离诗句,只看选项,以他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

此外,还有基础知识分析不当,意象、意境、形象分析不当,语言的风格分析不当等几个陷阱点(误区),这要靠平时的不断积累、总结。

猜你喜欢

赏析误区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冬季洗澡的误区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