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探讨

2019-12-18乔位容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现代文创设高中语文

乔位容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四川 乐山 614000)

一、将语文阅读和写作写作有效结合起来

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对学生的情感有一定的陶冶作用。如果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把阅读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通过坚持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对于学生而言,随着他们接触到的文章数量的增多,在学生的脑海里可使用的语句就会增多,学生在写作时会更加顺手。如果读的文章更多,那么就会对各种表达方式更了解,语言表达能力会更加生动圆满。从写作的角度来讲,尽管写作教学跟阅读教学不一样,但写作是需要基于大量阅读的,二者的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在阅读时教学生一些语法和写作技巧,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对于文章作者的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有一定的了解。

二、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见解

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事实确实如此,任何人都无法体会个体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感悟,不管是天性、禀赋,还是素养和文化差异,都会在阅读过程中表露无遗。但是,我国的考试制度却使得阅读教学逐渐走向了应试化道路,教师在教学文章时,不自觉地受到了考试题型的约束,将本来应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涵规范成了标准化和唯一化,限制了学生充满灵性的解读方式,遏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他们渴望张扬个性、释放天性,也愿意用自己的眼光来解读文章,从而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那么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读者想象、思考以及情感参与的过程,应该体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也有可能产生无数种答案,因此,教师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小到字词理解,大到文章主旨,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见,使他们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和组织作用,保证正常的阅读秩序,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出及时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产生“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良好感受。

三、创设一定的阅读教学情境

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有序宽松、平等民主,以及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的阅读环境。倘若在充满压抑感的气氛当中,那么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挖掘学生的潜力。为此,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尽一切策略创设一定的阅读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迅速地融入到文章当中。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通过描绘或者是其它一系列富有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某种景象、状态或者是情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建构主义提出,学习是跟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就是所谓的“情境”联系的。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固有的认识经验索引与同化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而将某种意义赋予新的内容中。倘若固有的经验和知识不能够对新的内容进行同化,那么就应当“顺应”过程,也就是重组和改造固有的知识结构。总之,只有在“顺应”和“同化”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建构新的内容。传统意义上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当中,因为不能够创设丰富和生动的教学情境,所以学生难以建构新的内容,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这一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更加有效地启发学生进入一定的阅读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月下荷塘的景色,且要配上悠扬的音乐,这样就创设了苦闷和幽静的阅读教学情境。教师再根据教学目的,将有关的分析内容拟定,以此当作学生的提纲,这也是学生的任务,学生应当通过自身固有的知识经验,索引与同化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而使得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开辟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现代文创设高中语文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重点】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科普)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