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效途径的研究

2019-12-18张永起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人文

张永起

(河北省巨鹿县何寨校区何寨中心小学,河北 巨鹿 055250)

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并对中华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形式。

一、农村小学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据统计,农村小学生的数量约1.8个亿。而农村学校普遍规模小,学生人数少,校园面积、办学规模小,教师学历较城市学校教师学历较低,这些都是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因素。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城市学校的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对农村学校同样重要。因此,切实提高农村小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农村孩子的人文素养是农村小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好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老师的重要职责。

二、探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效途径

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研究“新时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重视对传统人文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以传统文化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教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用新视角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国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研究发现须做好以下几条:

(一)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育人素材,诸如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俭、让以及励志、创新、发明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开发学生情商、智商,挖掘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开设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提倡和鼓励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研读国学名著,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官方记载的经史子集还有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三)制订校本课程教材。校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当地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首先是利用校本教材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通过让孩子跟读学习训练,孩子的普通话自然得到训练,普通话变得流利、标准,而且口才卓越,语言表达能力超强;其次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能让孩子拥有智慧,提升修养,培养爱心,能让孩子知书达理,懂谦虚,拥有温文儒雅的气质;再次是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四)着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名片、展台和符号。在学校的墙面上可以悬挂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图画,以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教室里面的墙壁上面可以张贴些传统文化的句子,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出无限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营造中华文化传统道德色彩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让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思想升华。

(五)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之应用于现实,而实践无疑是最好的试验田,不仅可以检验我们的研究成果,更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题效果的不二选择。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例如邀请校内和校外专家举行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专题讲座;充分利用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经典文化”书法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歌舞比赛、中华诗词背诵与配画等让学生感悟经典、启迪人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校园文化紧紧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六)加强学生礼仪的塑造。礼仪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行为,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素质涵养的体现。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不同场合的礼节,学习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质,达到内在文化修养与外在礼仪的完美结合。

总之,作为农村小学,我们要积极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去引导、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和不断强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让学生将来成为讲文明有礼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奠基。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人文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