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浅谈

2019-12-18李琼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挫折高中生素质教育

李琼

(广西北海市合浦廉州中学,广西 北海 536100)

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应通过日常的沟通和管理,在交流中一点一点解开学生心理阴影。

一、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压力,为了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中生必须在学习上努力追赶。而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心理状态极其脆弱,往往容易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和一句老师的批评而心理不平衡,当学生的心理阴影不断累积,将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者还会产生暴力倾向。所以,班主任创新教育方式,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习惯。

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重要的位置,需要引起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过去仅从任课教师课堂的教学活动,没有针对性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不到解决。所以,新时期下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下足功夫,利用自身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情况了解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例如,在面对住宿生时,学生除了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有来自校园生活上问题,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密切的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好更高效地进行解决,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高中班主任也能够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整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力量,得到学生的支持、理解和信任。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一)青春期问题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闭锁心理,表现形式为不爱沟通交流,少言少语,但内心想法不稳定,心理活动复杂多变。高中生由于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影响,如果得不到积极的情绪宣泄,很容易走向极端,封闭自己的内心,拒绝与外界的交流,不但影响学习进展,严重者还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畸形。

(二)挫折适应问题

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挫折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高中生在家庭方面、学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和理想目标方面都有可能产生很多挫折。面对挫折的解决方案无非是消极沉沦和积极应对,许多高中生在面对挫折时不知如何应对,任由消极影响蔓延开来,而一旦学生习惯性接受和适应消极的挫折方式,极易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的耐心的沟通和引导了。

三、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中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够,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究其原因,虽然我国早已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但在实践教育工作中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为了应付升学压力,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素质教育。例如,美术、音乐、体育等本应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全面发展的课堂,却出现沦为了学生复习课堂的情况。一些学校虽然提出要贯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也是流于表面形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落实到位。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缺乏

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局限于知识结构教育,上课除了讲授课业知识和进行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因此,班主任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的经验,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短时间内开展。所以,一些学校开始组织高中班主任心理问题的理论培训教育工作,但收效甚微,班主任教师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高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班主任对学生要有耐心,建立师生良好沟通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还是学生心理的辅导者。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心理辅导在角色转换之间又出现矛盾的情况,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为了能够管理好纪律,班主任需要公正严肃地管理,而开展心理辅导时班主任需要耐心的开导,态度温和,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所以,班主任要发挥好自身优势改进教学方式,处理好矛盾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要严中有爱,多关心和包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

(二)丰富心理德育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下,过去学生出现问题只通过请家长的教育解决方式已无法满足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中生的心理压力大,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友爱的学习交流环境,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要考虑到当前班级的学习风气,并选取一些学生关注的话题,形成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教育氛围,缓慢释放学生内心的压力和烦恼。班主任要创新心理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积极面对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压力。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学生的学习强度大,其中课业负担加重毫无疑问是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高中生的年纪尚浅,对于突如其来的学业负担不知所措,不懂得怎样去调整,没有找对适合的学习方式,而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心理压力越大,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厌学等情绪。因此,高中班主任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制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列出学习清单,按照计划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后就不会不知所措,使学业压力得到减轻。

五、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关键作用,行使好学校赋予班主任的教育权利,在教学活动中摸索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打开心结,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挫折高中生素质教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Holism in Education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挫折使我更坚强
挫折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