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2019-12-18邱立芬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有效性文本课文

邱立芬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白龙乡白堡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当前的整个教育环境,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已经将学生推上了主要的历史舞台。教育已经不再仅仅考虑“教什么”了,更需要教师思考的是“怎样教”——“怎样教”才能让有限的四十分钟变得对学生而言不再枯燥?“怎样教”才能让有限的四十分钟变得更加有效?这就是笔者要通过本文论述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吸收的含金量,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性,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孩子们实现“三维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模式化

一直以来,教师教授学生的媒介都是通过使用固定教材,而教材无疑是教师教授课程的主体,教研资料则是作为教师教授课程的参考方法和标准,各类公开课和观摩课则是指导教师该参照什么蓝本去教授。长此以往,教师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于是,当我们拿到任意一篇教学资料时,就会形成模式化的思考习惯,按照一贯的经验,将课文分类、拆解,然后教授。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惰性思考模式,这样一种模式化教学,必然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索然无味,学生的吸收效果也就肯定不理想了。

(二)过度关注阅读文本本身

一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文本,重点在于教师的“引导”方向和方法。现如今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是,教师只是将关注度着重放在了文本本身,这就是学生无法提起主动性的原因之一——因为教师跟学生是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来看文本本身的。作为教师,如果不能给学生高屋建瓴的提携,学生自然不会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将自身蕴藏的知识量渗透到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中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激发出情感与知识的碰撞。

(三)“减负”的教改呼声将教学改革流于形式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被提出一些教改的新思路——个体化阅读模式,感悟性阅读模式,开放性阅读体验等等。随着社会“减负”呼声的高涨,教学要求与教学成果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减负”的要求使得教改大都成了形式主义,往往缺乏实践性的洗炼,就被仓促的运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在缺乏思考和调整的教改前提下,四十分钟的课堂,自然就变成了实践的战场,学生的吸收效果自然无法保证。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整改策略

(一)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对知识的渴求,就是点燃孩子学习热情的导火索。怎样引导孩子对知识产生渴求,就是教师教学過程中亟需补充的内容。首先,要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比如《雪孩子》这课,在教授课文前,首先教师给大家播放了《雪孩子》这部动画片。看动画片,应该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事情,更何况是将这种娱乐行为延伸到平日严肃的课堂上来,这会使学生们的专注度成倍的提升。其次,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动画片看完了,教师要提几个关于《雪孩子》这部动画片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走到课文中来。最后,根据孩子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小组,进行专题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看似教师基本上置身事外的一堂课,由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反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四十分钟课堂时间的含金量,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二)开放性深化阅读

什么叫开放性深化阅读?最直观的就是阅读课堂引申出的课后练笔。比如《开国大典》这一课的开放性深化阅读练笔,第一批交上来的练笔习作,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很多孩子在练笔中体现出对方位描述不敏感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鼓励大家踊跃发言,根据方位顺序,描述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比如自己的卧室、书桌的摆放、上学的沿途路径等等,学生们立马会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在发言和讨论中,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孩子们不仅捋清了方位顺序,更是再一次深刻了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也强化了语文作文的练习。

(三)扩大阅读形式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我们只是将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局限在课本和课堂上,这无疑是狭隘而局限的。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只有不拘一格的海纳百川式的阅读习惯,才能从源头丰富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适时地举办一些课堂活动,比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诵读比赛等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光会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更会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鼓励学生们利用假期“走出去”。也许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走出去”就是玩,既然是玩,必然会耽误假期这个补课的黄金期,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孩子们时间紧迫,耽误不起。但是,“走出去”的意义就在于从自己熟悉的地方走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孩子们在好奇心和新鲜感的驱使下,品味不同的风土人情,了解不一样的风姿地貌,眼界和见识必将会得到更多的增长和开阔。

三、结束语

在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下,智能与道德人格发展的失衡,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育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协调的教育,语文教育就是要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调整、平衡其感性和理性的不和谐。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这个媒介,善于发掘教材中美的元素,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潜能的激发,情怀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最好体现。笔者在践行着有效课堂理念中不断地思考,如此坚持下去,笔者相信自己的语文教学课堂一定会呈现出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有效性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背课文的小偷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