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的整合分析

2019-12-18刘兰会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外阅读小学生

刘兰会

(河北省顺平县蒲阳镇东五里岗小学,河北 顺平 072250)

一、整合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思想

为了践行读写结合语文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展开重新定位。要知道,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学生才是语文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语文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积极融入语文课堂中。当学生在阅读中有写作欲望时,教师千万不能限制学生的这一思维。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模仿阅读中语言表示方式,结合自身创新思维,进行句子改编、创作。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点要素,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办法让语文课堂呈现得更加有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和写作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物,并以具体事物为例,鼓励学生抒发自身见解及感悟。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掘文学内涵,提升社会认知。

(三)注重学习过程

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新时期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多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合理分配语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在语文学习水平评价中所占比例。鼓励学生,让学生自主参清脆透亮,宛如价值连城的玛瑙。”同时,其他学生表示此篇文章中运用了很多排比句式,能够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到大自然的真实感觉。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文章中排比句式,就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仿写。就这样,在亦读亦写、读写结合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山中访友》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还有效掌握了文章中的语言表述方式,对学生未来写作技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四)抓住生活片段,鼓励学生积极仿写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文章,教师不妨在语文课堂上,引入具体生活事、物。引导学生学着课本写作手法,就生活中某一类型的事物进行描写与创作。以《山雨》为例,这是一篇经典文章,其中关于山雨语言描写十分生动。作者通过描写山中的雨景,从而表达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妨鼓励学生模仿《山雨》写作手法,在课堂上进行仿写训练。学生以雪为景色展开语言仿写,即外面飘着鹅毛般的雪花,雪一点点大起来了,一会儿的时间,地上就变得雪白雪白的,就像身披白装的公主一样,端庄而秀丽,整个城市被大片白色笼罩着。就这样,学生依据《山雨》中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就自然中的另一景物——雪,展开了自主的创新描写。

(五)针对课文留白,进行补充扩写

有时留一点想象的空间,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可能更有帮助。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妨为学生预留一些留白,让学生针对未知领域,进行大胆想象,以此训练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补白教学,是读写相容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文本后,就未知的事物发展情况进行续写、扩写。与文本阅读,并围绕阅读内容书写读后感,在亦读亦写过程中,学生能够就语文知识形成扎实记忆。

二、重视课内阅读与习作的整合

(一)抓住精彩段落,为学生预留仿写空间

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不妨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性,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仿写。小学生在仿写过程中,能够就某些事物的表现手法有一个思想的认知,经过仿写与训练,学生便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以《山中访友》为例,这是一篇小学经典文章。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阅读后,不妨鼓励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优秀语句进行仿写训练。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对美的定义也存在较大差别。有学生认为在《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中,“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写得很好,将大自然清香秀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这一句式进行造句,即“捡起一片花瓣,颜色鲜红,宛如那火热的朝阳,捡起一块石子。

三、课外阅读,以读促写,读写相融

除了课上阅读,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正能量、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著作。比如《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学生在阅读时要注重思考,在读后书写读后感。这样,在读写相融合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深入领悟文学名著内涵,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四、结语

语文对小学生来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关系到小学生的思维建设、能力开发以及素质养成。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学好语文,教师需要重新构建语文教学思想,将阅读和习作这两个十分重要的模块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具体地就语文知识展开学习,以便学生所掌握的语文内涵更加丰富,语文实践技能更加扎实。最终实现以读促写、读写融合的语文教学新形态。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外阅读小学生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我是小学生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