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阅读 适度“拓展”

2019-12-18周莹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拓展太阳课文

周莹

(吉林省梅河口市牛心顶学校,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搞好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致目标。追求,应该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如机械释词、分解句子、肢解文段、“标准化”答题等,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这是阅读教学的误区之一。那么如何使阅读提高科技含量,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呢?本人以语文大阅读教学为理论依据,在阅读的“拓展”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拓展阅读教学的兴趣点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因此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不过教师虽有这种意识,但在课堂上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流于程式,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现代的教学多媒体走进学生的阅读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兴趣点,使各种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自我学习需要,在情感上表现出高涨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成功体验,将客体的教育学目标“内化”为自身素质,并不断引导学生向高智商、高情商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前往桂林,此时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由远而近,学生真像坐在飞机上一样。到达目的地后,映入眼帘的是风光旖旎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学生边聆听课文录音,边欣赏美景,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不少学生还沉浸在那美丽的风光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拓展,变“单一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阅读学习渐入佳境。

二、拓展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作为学生既要掌握语言文字,又要涉及历史、哲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所以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因文制宜”,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知识容量,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读纸本书(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报刊、杂志等)。例如我在教《太阳》一文时,和学生一起探讨有关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问题后,提了一个小问题:大家还想对太阳说些什么?此时有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说太阳在夏天会把人的皮肤晒黑,人们都得涂防晒霜。他这一说,全班哄然大笑,这一笑到提醒了我,在课堂上我时时只想着课文中所描写的太阳的作用,且不知每一样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观)于是我把这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想不到这些孩子挺会说的,有的说太阳的光过于强烈会得皮肤癌,有的说太阳黑子爆发会扰乱信号等,临近下课,我布置了一题作业,到图书馆,或通过别的信息渠道去阅读一些有关介绍太阳的书籍,去发现更多的奥秘,到时我们开一个“太阳奥秘知多少”的新闻发布会,请同学间相互合作,作好准备,他们个个兴趣盎然。就这样课堂中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在立足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作一些有效的探索和更有深度的拓展,促成了教材内容向课外知识的延伸,学生将在一次次的求知探索中,从课内走向课外,充分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并使学生在情感和经历上得到愉悦的成功体验。

(二)读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等),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广播、电视。现行收录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 内容节选自古代名著,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景阳冈》、《草船借箭》等,这些都曾在电影、电视中播放过。里面有声有色的故事情节和影视独具的人物刻画手段,不仅能使学生较好的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人物的特点,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如果能在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剪辑放映,决不是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所能表述的。还有些反映战争题材的像《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体,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读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之事理)。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积极利用阅读活动课,带领学生去领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了解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角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来是最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大阅读语文教学观指出: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改革旧的耗散性讲析模式,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突出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突出学生的文化背景积淀,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不能再重复那条与自己作对的为应试存活的歧路,而应回复鲜活的面目,还自己以本真、生动和精彩!

猜你喜欢

拓展太阳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太阳几点睡觉
背课文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