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

2019-12-18龚娅楠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技校道德教育德育

龚娅楠

(昆明市化工技工学校,云南 昆明 650224)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这么一句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司马光是这样论述德才的关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来德育占据着教育中最重要的地位,没有道德的人才才是最危险的。

一、技校班主任实施激励政策的目的

技校老师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会实施激励策略,目的是为了利用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好的德行,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有道德的青少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技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技校班主任的德育激励意识薄弱。

由于受自身素质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班主任的德育激励意识薄弱。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文化课教学上,对其他方面的教育无须过于看重。而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担当起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的角色,对学生的为学与做人负起神圣的责任。并且,对于文化课教学,技校班主任如果合理地将德育激励制度运用其中,则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技校班主任的激励方式过于单一。

激励制度原本是管理学中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激励制度运用于基础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班主任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帮助,技校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接收到老师的鼓励信息时,学习会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学生通常对新鲜的激励方式特别敏感,在新鲜激励方式的促进下能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因此,班主任如果长期采用同一种激励方式,会导致学生形成惯性心理,对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产生麻木甚至厌烦的心态,以致激励行为从原本应发挥的正效应变为负效应。

(三)技校德育激励机制不够公正。

科学的德育激励机制能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性格成长。而目前一些技校教师在执行激励制度时在公正性方面做得不够,如一些班主任在执行本校的激励制度时,通常会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进行随意性很强的激励,而忽视了规范化地执行激励制度。这容易使自己的激励行为发生偏差,采取个人主观臆断的激励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还会导致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效率偏低,甚至会引起学生对学校其他制度的轻视。

三、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技校班主任作为学校对学生德育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为了加强对学生德育的管理,班主任可以就激励德育教育制定一定的制度。激励制度应当是用书面文字统一固定的,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在里面。当然,刚开始实施时一定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阻碍,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可以再具体和完善激励制度。当激励制度确定下来以后,班主任就需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而不能随意口头更改,以免不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制度在具体实施时,全部的同学都是见证者,一旦遇到与制度相悖的情况,班主任必须要妥善处理、解决好,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推进德育教育。

(二)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奖惩,做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做得不好的同学应当惩罚。但是,奖惩应有度,奖励还好说,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惩罚必须掌握好力度,否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德育应当还是以教化为主,以美德为先,以道德为底线,遵纪守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费为学生买小礼品作为奖励,比如在每月班会上评比优秀的“道德模范学生”。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急于惩治,先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班主任可以罚学生做劳动,跟着值日生值日一礼拜等等。

(三)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学生的的德育教育,每个人性格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因此,德育教育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材施教。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偏激的同学,应该重点关注其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用比较温和的手段,以引导为主;对于一些比较沉默,不够活泼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开导他,可以安排一个活泼的学生作为同桌。班主任需要关心一些学生的家庭状况,对于一些必要的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家访,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

(四)开展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德育激励

技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加强生活化教育,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小事入手,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例如:班主任可以举办雷锋周活动,教育学生帮助他人,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在校园和教室中,班主任看到垃圾应当随手捡起,通过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能够不乱丢垃圾,看到地上散落的垃圾时,能够积极捡起,对于这些积极的行为,班主任都应当进行记录并奖励。班主任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帮助家长进行家务劳动,并让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记录,通过信息反馈,有助于班主任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有助于让增强学生自信心并得到认可。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的激励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养成良好的品质。

由于技校生正处于成长期,比较贪玩,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仍然在教室楼道里嬉戏打闹,这时教师进行德育就要坚持适度原则,既不能对错的学生的行为惩罚过度,而是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认识到缺点。在道德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原则,主要是强调刺激策略的时机。有必要通过周围发生的小事情,激励学生。因此,道德教育激励策略的实施要因人而异,坚持完整性原则,使每个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生活观,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班主任在德育有效实施激励策略中,要求改变道德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

(五)以实际事例感化激励学生

技校生的社会实践阅历还比较尝浅,他们对一定的事件和活,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且他们纯粹充满了对一切的美好期望。如果技校教师能够激活他们的精神共鸣和冲击的道德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学习模仿积极的行为。因此,技校教师必须实施一种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的激励策略,并为学生的正确性建立定向信号。例如,技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数据教学资源拍摄视频,图像和文本等真实人物,传授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触觉和洞察力,并鼓励学生珍惜当前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技校生处于心理和行为特征形成的初始阶段,其个性和爱好是不同的,也表现出思想道德素质的差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必须采用差异化的激励策略,并为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例如,对于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组织管理活动,以表扬学生对课堂的贡献和对课堂的成效:对于一些相对被忽视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易于实现的目标,以激励他们上进。经过一些安排,学生将得到确认和鼓励。使用这种差别激励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使道德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四、结语

德育教育的好坏,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班主任来说,德育教育是一项艰巨的重任。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甚至德育应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却拥有尖端的知识储备与聪明才智,那么,这个人对社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技校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就是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引导青少年向德智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

猜你喜欢

技校道德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技校档案管理有关问题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