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化学习小组建设成功的标准

2019-12-18陆献中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内涵标准评价

陆献中

(广西平果第三高级中学,广西 平果 531499)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自1990年前后也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迄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已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累积。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但因为地区差异和集中度的问题,至今仍旧缺乏一种推广的成功标准。

成功应该有个标准,不能以一种差别来阐述自己目前的所谓成功。在一定意义上,成功的标准是从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真实的收获得来的。那么,判断内涵化学习小组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规范

在国内,作为已经探索实践二十多年的一项教学方式,不管试点先后和地区差异,也不管是否有切实有效的成功体验,单单就教育层面上来说,某学校某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已经很难发酵,示范效应或者说影响力已然不够。想要积极地推广,而不是流于形式,更应该有一种提炼出来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的规范来约束和指导。

规范就是明文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像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因为无法精准定量而形成的标准。对于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来说,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更有切实的意义和效果。

二、自主的管理团队和管理能力

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平台,其成功并不仅取决于规范的制度管理,更在于充分地发挥全体组员的参与意识与自主管理水平。

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不断发展和前进,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目标。

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是班级自主管理的组织形式,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研究的空间很大,需要不断思考和完善;在问题解决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同时,师生与生生间的多边平等互动交流,共同活动,促进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支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培养了团队精神、竞争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需要明确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实行细化管理。这样使小组成员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

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学生管理自主化和班级管理团队化相结合,是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成功的基石。

三、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

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是要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采用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注重定性评价和模糊评价。

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运用定性方法对于教与学的全程开展过程性评价;同时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很难用精确的数据来表达,可代之以成长记录袋、情境测验等质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根据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相比较而言,定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质”方面的发展。

(二)强调个性化。

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让评价指向每个学生个体,如“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就是一种个性化评价方法。

(三)倡导多元化。

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提出要用多个视角去看待教学活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都应该具有多样性特征,建立系统全面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体系要求评价取向多维,强调过程性;评价主体多边,突出特色性;评价内容多种,体现综合性;评价方式多样,注重差异性。

评价可以是师评生,也可以是生评师;可以是学生自评,也可以是小组内互评;可以是小组间的竞评,也可以是外部参与者比如家长对小组和学生的品评,家校形成评价合力。评价方法可以测试性评价、课堂观察评价、实验技能评价和探究能力评价相结合。

四、持续的发展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一个学校而言,老师是流动的,学生更是动态的。某一界的老师和学生能够成功,换了新的老师和新一界的学生能否成功,考验的就是成功的机制和体系。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体系。

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要求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运用现有资源,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形成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的机制。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合理的制度体系。

可持续发展要求学校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公平性和规范化,加强监督机制,避免出现“重建立、轻健全;重设计、轻操作;重效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切实的教育机制。

可持续发展要求学校不断提高教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加强能力和素质建设,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不仅仅有学校职业教育,也要有切实的社会教育;要校内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进修相结合、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要有长效补进师资的促进机制,也要有竞争与协作机制。

内涵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对于成功的期待是多元化的、阶段性的,这与目前标准模糊的客观实际是相吻合的。

至于什么样的判断内涵化学习小组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科学的?在一定意义上,成功的标准是用时间来验证的。这就需要我们大量时效信息和评价反馈,不断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完善。

猜你喜欢

内涵标准评价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活出精致内涵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内涵漫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