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2019-12-18门鲁科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猴子探究语文

门鲁科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小庄乡十四户小学,河北 沧州 061300)

自主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我要学,即自觉自愿学,积极主动地学。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标志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心由“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乐于探索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和改革进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教学一方面要交给学会必要的知识,要让学生有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更应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快乐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教给他们”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

一、给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要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次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包容每一个幼稚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质疑探究的心里自由,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养成敢于质疑探究的习惯。进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敢于发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把自己的思维用较准确、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三、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激发学生探究的意念与兴趣,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教师只有突破固有思维,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前提下大胆开放课堂,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才能使其享受到语文的灵动与诗意。

(一)导入激趣

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得以激发。情境渲染无疑是课堂的最佳激趣方式,如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时,是这样导入的:我们欣赏过美丽的西沙群岛,游览了迷人的小兴安岭,现在,我們要到南海明珠——香港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到那儿去了解些什么呢?这样的质疑,学生的主动性迅速被调动起来,他们阅读也有了明确的目标,自己的感情也将融入到阅读中。

(二)课内寻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兴趣要经过不断的激发才能巩固和持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条件,不断探索发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主动参与意识,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以丰富的情感表达艺术牵动学生,使之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兴奋、追随的状态。例如在教《黄山奇石》,学生归纳出黄山奇石的几种命名规律后,个个兴趣浓厚,让学生为黄山奇石改名,要求名字既体现景物特点,又给人以美感,还要富有吸引力,学生兴趣大增,妙语连珠。“猴子观海”被改成了“猴子看海”、“猴子望海”、“猴子赏海”、“猴子眺海”,接着让学生比较“看”、“望”、“赏”、“眺”与“观”之间的区别于联系,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只有“观”和“赏”才能突出猴子对云海的着迷等等。学生活用文本,不知不觉间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对文本的理解自然也深入了许多。

(三)美读吟诵

课堂即阅览室,是学生可以自由读书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采用“自由读”、“想象读”、“有个性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要求学生“眼里有神情,脸上有表情,语气有感情。”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读出收获,在充满激情的朗读中读出情趣,在自由阅读中读出个性,真正让学生与课本对话、互动交流。

(四)课外研趣

课外是课内的先声和延伸,课内是课外的演奏与开发,只有紧紧抓住教材,联系生活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例如教学《掌声》,在结课前,布置了一份作业:生活中有很多像英子一样的人残疾人,他们身残志坚,请课下收集这方面的人物资料,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课后,学生十分投入,搜集了许多名人和身边身残志坚的事迹。整整一堂课学生侃侃而谈,完全沉浸在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境界里,学生的情操得到了提升,思想得到了净化,知识得到了拓展。

四、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五、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总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独立性人格,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把自己的思维用准确、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猴子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猴子出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永远的新猴子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