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9-12-18丁娅茹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意识文章

丁娅茹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兴仁中学,宁夏 中卫 755200)

教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正确审视和定位当前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初中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

当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被提出来,就说明了,目前初中学生不足够具备创新能力或者其具备的创新能力不能满足日常学习生活的需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作抄袭模仿

提到初中作文写作,势必要从文章结构和文章写作手法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分析。下面就议论文写作来说。从文章结构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是严格地按照三段式的结构来写,作文开头总结性极强,作文中部开始罗列分论点,作文结尾进行总结性发言。三段论本来是某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议论文写作采用的办法,但是却被学生“活学活用”到各种题材的写作中,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不仅结构完全按照三段式,甚至文章段落也只分三段。我在审阅学生的作文时根本找不到一丝新意,看不到一点创新的痕迹,在审阅了几份作文之后就产生了“审美疲劳”。文章写作手法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大量满分作文的熏陶下,很多学生爱写排比句和比喻句,却不考虑文章的行文结构,单纯地为了使用排比而写排比句。初中学生不具备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文章的好坏没有自己的判断,认知几乎都是人云亦云,因此在作文训练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开始寻求帮助,在没有自主的审美鉴别的情况下,大量阅读了所谓的高分、满分作文,认为文章中使用排比等高级句式就会为作文加分。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甚至会刻意地去跟风模仿,更为严重的是直接抄袭。在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项上,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体现得最为突出,整篇文章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一篇篇作文仿佛流水线上的产物,成为缺乏创新能力的真实写照。

(二)语文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询问学生读书的目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只会回答上大学找好工作挣大钱,只有小部分学生会说要做一名发动机的设计师或者是一名人民教师。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人生阅历不足,不知道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知道读书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读书。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具备创新能力,对于自己的将来没有信心,对于未来比较迷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具备创新能力,对自己不自信。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造更大的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准确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如果所提出的建议能够被教师认可,学生就会乐于参与课堂教学,而且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成就感,有利于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动态,这样设计的教学方案就可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完一篇课文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自由改编,使其成为一个短剧本,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将课文的重点内容和宗旨等融入到剧本之中。其次,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当摆脱课文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写作教学时,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要是学生在主题范围之内“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应当给予肯定和正确的引导。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体验,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师增强自身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其学习阶段的指路明灯,教师的要求学生会努力完成,学生会自发地学习吸收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很多学生都会有自己崇拜的教师,甚至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偶像,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才能谈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新意识,那么教导学生要提高创新能力就是空谈。学校教研组要向教师明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让教师意识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在创新中发展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势必要改革教学方法,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必须改革教学发法,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过分强调分数,而对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则没有任何明确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教师要摒弃“填鸭式”教学,放弃我讲你听,《考试大纲》不做要求就不讲的教学模式,只有抛弃固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构建活力课堂,使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使课堂充满活力,而不会出现以前那种教师在台上讲得火热,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状况。

三、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学生的全力配合,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联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意识文章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