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作文教学

2019-12-18郭建苹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小学生

郭建苹

(河北省顺平县高于铺镇李千户学校,河北 顺平 072250)

长期以来,“作文难写,作文难教”,成为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心底的“伤”。然而,作文又是小学阶段教师教学的重点,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介于此,我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引进作文课堂,以期为小学作文教学开拓出一片新的蓝天,逐渐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其有内容可写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题材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我们要转变观念,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如野炊、拉练活动,让学生们野外求生存,做大自然的主人,体验生活;如调查采访,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如“找春、夏、秋、冬”的活动,让他们感受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并在活动中指导拍摄有代表性的典型镜头。存储在素材库中,制作CAI课件,尽可能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题材库充裕起来。这样到写作时,随手拈来,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二)展示课件,丰富写作内容

小小荧屏,大大世界。计算机信息传递快,存储量大,交互性强。它能飞越时空,让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事物清晰地展示在你眼前,让此地的、彼此的景物一同呈现;它能显示静止画面,更能展示动态过程;它能把漫长缓慢的变化过程进行浓缩,亦能把瞬间发生的变化进行分解慢放……如指导学生写桥的文章,学生只要调出资料库,各种各样的桥便可呈现于眼前:石拱桥、水泥桥、立交桥、斜拉索桥,具体的桥有赵州桥、断桥、钱江一桥、钱江三桥、杨浦大桥、板桥、十七孔桥……同时小资料室中都有每座桥的名称、构造、用途、特点等方面的介绍,学生可自由调出,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练写。更有甚者,学生就地取材,写出家乡灵江上的桥。她写道:公元1881年时,灵江上造了两座浮桥,每座用五十条木板排在四根铁索上,人走上去,摇摇晃晃,发大水时,浮桥被冲走,交通中断……1965年,在灵江上造起了钢筋水泥大桥,那是浙江省自行设计,自行施工,长564米,宽7.5米的现代化大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水泥桥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1993年,灵江二桥建成通车。浮桥拆除了,只有桥墩仿佛还在向人们述说着它辉煌的过去……现在灵江二桥东边又开始建造一座全封闭的高速公路大桥──甬、台、温高速公路大桥。这桥的变迁,不正标志着临海告别落后,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车道么?这是学生实地观察、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的结果。这是主体意识的唤醒,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其想写作文

(一)进行情境创设,营造氛围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教师可选取视听媒体,创设写作情境。如状物描写“黄山云雾”,可从VCD等资料片中截取有关云雾的内容。那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云雾,把人带入了虚无缥缈的世界,云海令人陶醉,学生心中涌动着对它的赞叹,写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激发欲望,发挥潜能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情是文章的魅力所在。“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小学生的写作更易受情感因素的驱动。形象生动,图像鲜明的电教媒体,光、声、影有机结合的CAI课件,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围,何愁“情不动辞不发”?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只能发挥出人体潜能的20~30%,而在亢奋、激起的情绪下将能发挥出潜能的80~90%。学生平常习作,靠的是对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的回忆,写作时已时过境迁,难以情真意切。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点,它可再现、模拟真实的场景,根据需要进行反复播放、定格、扩缩等技术处理,充分唤起内在的情感,形成较大的内驱力,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产生共鸣。

三、学会表达,让小学生会写作文

(一)引导观察,注重细节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但不注意细节,且受情绪影响,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使在指定的观察材料中,也往往是笼统的,粗略的。学生参观了饲养场,只觉得小鸡摔跤、鸭子游泳、猪抢食等较有趣,至于具体的细节则已淡忘。根据这一弱点,教师将参观的材料制成课件,到课堂上随机点播几组镜头,指导学生定向观察。学生亦可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自主观察。又如学生去观察校园中的夹竹桃,他们只是留下粗浅的印象。教师可制成课件,让学生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它的枝、叶、花的形态、颜色,及如收拢的小伞般的果实。如此高质量的观察,学生才会“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二)展开联想,快速表达

联想使文章羽翼丰满起来,学生在细致观察基础上,若能展开适当的联想、想象,文章能会充盈而富有情趣,如上文提出的“小猪抢食”镜头,学生展开联想:一群小猪飞奔过来,嘴里直叫嚷,像是在说:“我饿!我饿!”抢到食的小猪,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两只大耳朵扇得厉害,像是凯旋而归的将军……再如,学生从一组有关灯光的镜头──迷人的不夜街,毛主席八角楼上的灯光……想到艰苦斗争的年代,想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又如学生由几张反映不同时代的全家照,联想到不同时代的生活情况……让思维张开翅膀,笔下快速地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学生由联想而情感波动,文思泉涌,把文章写得具体感人,真正做到之有情。

总之,我将多媒体辅助小学作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逐渐提升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多媒体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给作文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之欲望,之灵感。学生在参与素材的摄取,课件的开发中,培养了其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动脑、动手,让全体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在写作实践中攻克难关,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小学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我是小学生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