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探微*

2019-12-18范春婷

山西青年 2019年16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价值

范春婷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倡导大学生树立友善价值观,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道路上赢得尊重与支持,实现人生价值。

一、科学理解培育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逻辑必然

友善价值观生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历经岁月洗礼焕发出愈加耀眼的道德光芒,一直照亮着广大人民前行的方向,是全体中华儿女都应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念。

(一)友善价值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伦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当代中国精神,承载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其内涵深刻,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友善价值观引导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源自人们内心对“爱”的终极表达,指引人们在爱护自己的同时爱护他人,对待他人恭敬、谦让、包容、博爱。友善是人们将“真善美”作为最高价值追寻的生动体现,激励着人们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落脚之处,奠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伦理基础。

(二)友善价值观承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积淀起的渗入人们灵魂深处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它贯穿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体系,依据时代变化发展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和精神,经由文字修饰和语言表达而代代相传。在甲骨文中,“友”意味着朋友结交、互帮互助,“善”意味着神情安谧、言辞亲和,“友”、“善”二字组合成词意味着朋友之间携手互助、亲近和睦、和乐融融。古代圣贤极力推崇友善价值观,他们的思想处处闪耀着友善价值光芒。如“上善若水”(《老子》)、“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止于至善”(《大学》)等,皆给予友善价值观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三)友善价值观培育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整体素质代表着未来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未来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到2050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战略部署,必将依靠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一代,需要他们在今后三十年里以友善价值观为道德支撑,发挥建设祖国的主力军作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友善价值操守。血缘亲情、师生情谊、同学情谊、同事关系、恋人关系均需友善来维护;收获关爱、赢得尊重必须以尊重他人、恪守友善为前提。培育大学生友善价值观能够指引大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开创事业搭建起通向成功的友谊之桥。

二、深刻分析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价值观是人们依据个人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作出的他物能否满足自我需要的判断,引导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极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侵扰,影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实际效果。

(一)功利主义对部分大学生理解友善价值观的阻碍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功利或利益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哲学或道德哲学,”[2]认为人的自然本性乃趋乐避苦,道德的意义就在于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当前,功利主义借势改革开放浪潮,以市场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原则为传播契点,千方百计吸引大学生关注,争夺未来社会的思想主动权。功利主义对结果的过分关注、对动机与过程的过甚忽视,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分辨善恶美丑,阻碍了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认知理解。部分大学生坚持功利主义,在人际交往中当利益做筹码,舍义取利、舍精神取物质、舍集体利益取个人利益、舍长远利益取眼前利益。在品尝到利益满足的甜头之后,更加肆意地追求个人的快乐与幸福,殊不知这种快乐与幸福可能会侵犯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甚至酿成社会冲突,最终使自身利益受损。短暂的快感体验让这些大学生将善狭隘地定义为自我感官的满足,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冷淡他人,以至于失去他人的关爱,逐渐变得孤立无援。

(二)多元价值对部分大学生树立友善价值观的干扰

多元价值相对一元价值而言,是指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并造成人们思维习惯、态度取向、行为方式差异的多种价值选择。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息传递的时空一致性被打破,泥沙俱下的多元价值观念借助网络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交流交融交锋,形成了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先进观念与落后观念交织胶着的状态,马克思主义专制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在大学生中传播开来,威胁着一元价值的传统主导地位。在社会原有的价值理念与道德标准面临解构与重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跻身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情况下,大学生遭遇到价值选择困惑、迷茫、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因此迷失信仰、模糊理想、沦丧道德、扭曲价值取向,助长部分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不利于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自觉养成。

(三)社会冷漠对部分大学生养成友善行为的消解

“社会冷漠又称为‘旁观者效应’。指一个需要紧急救助的人,在许多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却得不到救助或者是得到救助可能性极小的社会现象。”[3]社会冷漠对部分大学生养成友善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精神领域贫乏引致大学生不懂施行善举。当前,许多民众偏于追求物质生活而无暇顾及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冷漠,以至于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对他们来说逐渐变得陌生、稀有。二是从众心理导致大学生不愿施行善举。当许多人共同面对一项紧急情况时,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通常会先观察他人的反应,待他人有所行动时才决定自己如何行为;若所有人都有能力承担责任,多数人反而会将责任寄托于他人,最终引发集体冷漠。在这种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往往跟随集体行动而选择坐视不理。三是友善行为结果异化致使大学生不敢施行善举。当前,善举不褒、恶行不惩,甚至善行反遭恶意中伤的情形时有发生,形成了人们害怕当好人、做好事的心理,客观上造成一种冷漠的社会现象。一些大学生出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宁愿选择不作为,继而与友善行为渐行渐远。

三、积极培育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旨在促使大学生将友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复杂。提升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实效,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要求。

(一)坚持“以生为本”理念

“以生为本”是指以大学生及其根本利益为本,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要求大学生在充分理解友善价值观基本要义的基础上,从内心接受和认同友善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将友善价值观融入个人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一是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大学生的个体诉求,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切实增强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二是调动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召力,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情景式教学,让大学生于感同身受中受到教育。三是重视大学生同辈群体同化作用。发挥同辈群体直接示范性、较高可信性和真实带动性的同化特点,使友善价值观借助大学生口耳相传、相互浸染,成为大学生的普遍价值追求,形成一种集体的向善力量。

(二)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

大学生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活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提供源头活水,是培育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根本途径。一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要注重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依托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以关爱、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使大学生在锻炼自我、表现自我的同时自我教育,感染他人。二是开展形象生动的现场教学活动。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案例的现场教育和学习方法,组织大学生到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圣地、文化馆等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历史名人的仁厚博爱情怀、革命志士的家国天下胸襟、现代文人追求真善美的时代精神,激发大学生学习先辈风尚和发扬时代精神的热情,陶冶情操。三是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鼓励大学生传递爱心接力棒,彰显乐于助人、善良勇敢、正直朴实等优良品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深地埋在大学生心中,释放友善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

(三)运用大量鲜活事例

鲜活事例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将友善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友善行为的闪光点生动地展现出来,增强友善价值观培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是挖掘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案例。充分挖掘中国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和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先进事迹,促使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善良的传统美德。充分挖掘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友善价值观这一世界人民共同崇尚的价值美德。二是建立大学生友善行为档案袋。真实记录大学生行为的点点滴滴,以友善行为档案袋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帮助大学生发现优势和不足,形成先进带动后进、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气氛。三是营造友善校园环境。一方面,在实体空间烘托炽热的传播氛围,让友善价值观充溢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世界;另一方面,在虚拟空间打造强大的网络舆论场域,引导大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引导大学生区分真假、辨别是非、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