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2019-12-18王爱国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想象学会作文

王爱国

(河北省巨鹿县何寨校区西冯寨小学,河北 巨鹿 055250)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语文教学,深知写作文一直是摆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作文难,起步更难,农村学生写作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说话都用方言,没有较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只有上学后,课堂上读书时或回答问题才用到普通话。以致学生老爱讲“方言土话”,写作文更是土话连篇。如何循序渐进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每一位农村语文教师应该去思考、探究、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一、教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会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比较直观、比较适于教师课堂指导的形式,也是一年级写话教学的主要形式。一般来说,一年级学生进行单幅图的写话。比如,出示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他(她)们在干什么?他(她)们干得怎么样?先说一说,再试着写一句或几句话来描述图画的内容,培养他们先观察后思考再写作的习惯。

(二)二年级学生学会简单的观察生活写话

到了小学二年级就要学会简单的观察生活写话。例如,春天到了,你注意到周围的哪些变化了?先说一说,再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写句子的能力,要写得完整清楚。并要求学生合理地用上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常用标点符号。到了二年级,学生对写话已经比较熟悉了,认知水平也有了提高。这时,我对写话提出了稍高一点的要求:写一个字就要写正确,写一句话就要写完整,写几句话就要写通顺,前后要连贯。标点符号要认真打好。要注意基本的格式,如每段话开头要空两格。如果是写日记,还要写上日期、天气等。训练的形式也有了拓宽。

(三)三年级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去写真人真事

一、二年级的扎实训练,学生们的识字、写字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当学生的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则必须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写真人真事,进行写实性记叙文的初步训练。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要重视观察习惯的培养和观察方法的指导;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注重思考。展开想像的翅膀,运用比喻、拟人和联想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为了表达时的轻松自如,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学会收集和整理,充实自己的常用词汇。小学低年级作文入门教学,是从观察训练起步的。根据我的体会,开始对小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时,切莫要求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要尽可能把观察范围缩小,引导学生具体观察“一个”事物。只有集中精力“眼观一路”,才能观察透彻,作时才有话可写。

二、指导学生阅读和积累

阅读文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作文水平。阅读各类文章,对作文来说,就是揣摩文章的作法,古人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验之谈。古人读书十分重视背诵,背诵能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提供“范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写作时构思行文、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方法、修辞方法最直接、最原始的素材。当我教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课文对青蛙进行了一段描写,于是我着重分析指导这段话,并要求学生背诵。过后我又布置了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开头写一种小动物。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学以致用借鉴模仿课文描写青蛙,甚至有个别学生还描写到青蛙在田间捉害虫的情景并赞美青蛙。语文教材中的阅读与作文结合紧密,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好“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原则,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即从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的知识和方法,由于写作的需要带动了大量的阅读,使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引导学生借鉴和模仿

一到写作文课,学生总是说也说不出写也写不来。后来我发觉农村低年级学生不像城市的学生那样有丰富词语量和语感,所以我在平常注重让学生阅读积累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生懂得借鉴和模仿,我跟学生说“我们要去借,去借别人优美词句,让那些优美词句变成为我们的。”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历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其创新能力有限,让他们从阅读中特别是课内阅读中借鉴模仿作者的一些写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能提高习作的水准,如能逐渐内化还可提高其自身的习作能力。可引导学生借助小学语文课文,在课内阅读或教学后之后开展阅读借鉴模仿的训练,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架设迁移的桥梁,通过引导,培养他们模仿写作的能力。作文训练的本身提倡“由仿到创”,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会“仿”,即指导学生通过模仿,逐步掌握思想表达的要领,把范文的写作技巧转变为学生自己运用自如的表达技能,从而实现由仿作到独立写作的发展,达到“创”的境界。

四、倡导学生想象和创新

想象和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语言文字具有一定规律,但不限于一种方式。利用这个特点,我把这个训练当作启蒙作文教学的基础,先从最简单的字词入手,让学生积累教材中的重点词语。当他们对词语有一定认识后,于是我着手制定“串词训练”的计划,让他们能尽量地用上几个现成的词,说一小段话。但不能是单纯的造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插上想象的翅膀,尽量编出与众不同的故事。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他们就可以“种一个太阳”,“一个送到南极,一个送到北冰洋,一个挂在冬天,一个挂在晚上。”而每一次想象力的锻炼,便是一次生命的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总之,我们身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在教学中难免会有困难。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时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规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学生一定会爱上作文。当他们融入生活中,他们定会以大山一样宽厚的胸怀,以充满泥土气息的质朴语言,在广阔的作文天地里驰骋。

猜你喜欢

想象学会作文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学会分享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