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2-18江富艳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江富艳

(贵州省赫章县水塘堡彝族苗族乡田坝小学,贵州 毕节 553200)

在我国教育部门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学校要配合好教育部门推行的素质教育工作,同时,也必须要做好每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多加培养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不同方面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必须要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模式进行结合,使用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教育方式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心理都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具有较为旺盛的精力,以及较差的自控能力和自觉性,缺少对自身的全面认识,在遇到教学问题和学习困难时,缺少基本的逻辑常识,无法利用自身的认知能力来解决现实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相关困难。因此,老师和家长要积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通教学和引导教学,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对班级管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陈旧的传统管理方法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管束者,学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管束客体。这样就会导致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强制性的管理态度,不允许学生存在异议、不允许学生进行反对等。

在这种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中,为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埋下了幼苗,这也使得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时,就会反抗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出现严重的违反纪律现象。在这种强制性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班级管理的工作实质上是增加了管理工作难度。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采用简单方式以及统一标准,来衡量和管制班级学生,并且,能够利用考试成绩、出勤情况等诸多方面,来衡量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化且个性化发展。

(二)忽视学生心理发展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促使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片面化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使得升学率成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目标,并且,通过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规定,来提高班级的升学效率。由于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侧重于班级纪律、考试成绩等诸多方面,而忽视了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无法理解教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甚至部分学生为了反抗这种班级管理形式,而产生严重的逆反抵触信息。

(三)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班主任面对的是小学生这个具有特殊年龄段的儿童,所以,班主任的教务繁重、工作量大,导致班主任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班主任都采用了“经验法”进行班级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缺少创新,无法满足学生的生理成长、心理需求,那么,会造成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四)小学生自身特点

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由于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也不同。针对小学六年的小学生,学生逐步从幼儿成长为少年,这个过程的时间跨度大,从对新鲜事物好奇、喜欢求助于老师、不服教师管制,逐步向成熟懂事发展。但是,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自制力弱、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特点贯穿教育的始终,而这也成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五)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带来的影响对小学生而言,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教学阶段,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而这也使得家长的日常言行会对小学生产生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家长会过分的娇惯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这部分学生缺少集体意识,在融入班级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问题。

二、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和解决办法

(一)改变观念、更新管理办法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尊重学生,教师要将学生看作发展个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因此,班主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以及创新自身的管理方法,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重视心理发展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要求学校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积极创新管理方式,以及转变教学理念,转变自身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样才能够指导学生健康发展。通过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在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的基础上,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现学生、教师的平等、民主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平等、民主的原则与学生共同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采取的相关管理措施要经过学生的认可,学生与老师平等交流。并且,教师制定管理制度时,也要学生提出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核心理念,促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自己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给学生讲解自律的重要性,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

(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家长是学生的主要监护人,这也使得家长有义务、有责任来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从而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辅相成。

总之,班主任本身就是一个不好做的职务,尤其是面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更是不好当。所以,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在积极提升自我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做好小学班级的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夸夸我的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