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12-18银美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逻辑性黄花红花

银美

(湖南省武冈市红光小学,湖南 武冈 422400)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对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想表达,与数学交流的语言,具有多样性、抽象性、逻辑性等特征,包括文字图形与符号等语言。学生不规范表达数学语言,对数学应用能力提升不利。在能力培养中,应严格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诱导学生想说开始,通过敢说、会说的过度锻炼,逐步形成说的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一、激发“说”的欲望——敢说

有位儿童学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生的玩家。”怎样让小朋友在玩中学,学中玩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形成语言情境,借此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如在教学“左与右”中,让小朋友说说“你的左边和右边坐的是谁?”“我说口令你做动作”等环节,在他们思考的前提下通过“说”增强了学生对左与右的理解,既优化了课堂的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如一些简单的数学儿歌也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如笔算儿歌: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算起满十要进一,满二十要进二。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算起不够要借一。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后发现了简单的儿歌将笔算的几个关键点都表述出来,学生通过儿歌的诵读掌握笔算要领。

二、养成“说”的习惯——能说

学生表达欲强,上课时都想说,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状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说,培养他们“说”的习惯。诸如: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算?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指导学生在认真听的基础上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发现。

例如,在“加法”教学时,针对学生有一定计算基础,课堂上采取的是让学生自己讲算法,比一比谁的算法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提出了7-8种不同的算法,每一种都包含他们自己的思考。随后通过观察、比较就剩下3种,再追问这3种不同的算法,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都是通过将加数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随后进行计算,不同的地方就在分拆哪个加数。正是因为学生在不断思考,才会想出那么多不同的算法,进而将算法的异同找了出来,从而很好的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课堂上让学生讲,学生会讲出一些教师想不到的答案,这些都是课堂上的闪光点。像这样的课堂闪光点,只有通过让学生说,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现思维的火花。

三、掌握“说”的方法——会说

(一)模仿示范,说的简洁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他们具有这样几个特性:一是说话的完整性不够;二是说话的准确性不够;三是说话的简洁性不够。从一开始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表达习惯严格要求:口齿清楚,用词恰当,语句完整,表达有条理。同时,教师的示范极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教师应做学生的表率。

例如在“认位置”的教学中,让学生用二维的思想确定一个房间的位置是比较难的,可以通过一个情景展示:小铃住在下面一层左边的房间里,将简洁、完整的表述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学着说,经过几轮的练习,学生很快就能运用二维思想来确定一个房间的位置。教师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表达方式以及数学思考方式的范例,对学生初步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引导思维,说的有序

在要求学生简洁、完整的表达思维过程的同时,对于学生表达过程的有序性和逻辑性也需要引导。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无逻辑性问题很突出。明明学生列出的式子是对的,但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时,说不清楚的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有学生做题就是看几个文字,比如看到“多”就是加法,看到“少”就是减法,看到“拿来”就是加法,“用去”就是减法,他们往往没有仔细思考就开始列式计算。因此在讲解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先找条件,找到条件中的关键词以及数据,然后找问题,根据问题来分析到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逐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

如,红花有31朵,红花比黄花多10朵,黄花有几朵?

先让学生找条件:

红花有31朵,红花比黄花多10朵

问题:黄花有几朵?

然后追问:红花多还是黄花多?(学生知道红花多,黄花少)

求少的我们用什么方法?(减法)

这样一分析,学生就很明白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看字面,看到“多”就是加法。又如:小巧用24元买了一个书包后还剩下12元,小巧原来有多少钱?

这类的题,学生用减法做的概率很高的。教师讲解时就问:原来是指什么?小巧的书包买了没有?学生知道没有买,教师继续问:那24元和12元是不是都在小巧口袋里?那要用什么方法解决?很快学生就知道用加法。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如果说数学是装载知识的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水,水积的越深,托起的船就越大。培养数学“说”的能力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听说能力。

猜你喜欢

逻辑性黄花红花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