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剖析初中物理教学

2019-12-18杨连波

魅力中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物理生活

杨连波

(贵州省兴仁市第二中学,贵州 黔西南 562300)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

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有些初中物理教师一味追求教学速度,只注重讲解物理理论知识与相关公式,指导学生通过公式应用进行物理计算,从而得出相应的物理实验数据。虽然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但与初中阶段比较,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大上升,因此,单纯地进行物理知识讲解并不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很大程度上还会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知识难度的增加。因此,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总结,做好理论知识讲解后,按照学生的学习具体需求,展开与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向日常生活现象转化,这种方法能够降低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本人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中,讲解完基本理论后,让学生举例并讨论生活中与“惯性”相关的例子:“汽车启动时人会向后靠,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运动会上,离手的铅球继续向前运动”“冬天晒被子时妈妈用拍打的方式除灰尘”等,通过分析生活实例,大家对物体具有惯性有了充分感受,接着,本人又设计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乒乓球做得轻,桥墩做得沉?”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从而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教学效果甚佳。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难度有所增加,再加上受传统教学及应试教育的约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很困难、很吃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及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均产生了阻碍。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积极引入或创设生活物理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因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有助于物理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本人在“电场强度”这一抽象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向每组学生提供一根绑着细铜丝的细线,让学生利用手边的笔摩擦起电后让铜丝带电,用悬线的偏转直接感知抽象的电场。创设这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

初中物理知识是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概括与总结,现阶段在应试教育下的物理教学,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产生了限制。所以,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能够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指导,学生在生活实例的指引下自主探索物理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实验操作中,能够对学生主动探究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本人在“力的分解”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组对比游戏:让两位靠近的女生一起向上轻松拎起哑铃,换上两位强壮的男生,规定他们站在教室的前后,把放在桌上的哑铃通过绳子使劲往外拉,哑铃居然不听使唤,安静地躺在桌面上,这怎么解释呢?让学生带着好奇带上问题进一步参与到课堂探究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增强。

二、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时,需要做好充足的思考与准备,尽可能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点相联系,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做好教学设计的创新工作,进行物理知识、物理情感及物理方法三个方面的充分展示,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自由落体”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本人会引导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进一步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具体规律,很大程度上就是将抽象物理知识向可视性生活实际转变,通过与物体运动的数学知识及规律相结合,极大地降低物理内容的难度。其次,在备课时不断融入生活化元素,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生活情境,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这种方式导入学习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以轻松的状态进入学习,并逐渐消除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距离感与恐惧感。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进行区分与掌握,本人通过课堂情境的设置,为学生营造滑冰这一休闲娱乐化活动场景,通过这种较为熟悉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定理,之后再将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实现教学设计生活化。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初中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相结合展开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本文主要围绕初中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意义、联系生活中物理现象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与探讨,目的是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运用物理思维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物理生活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处处留心皆物理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问题及其拓展
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