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追星尚文雅,古代“粉丝”也疯狂
——古代“粉丝”文化趣谈

2019-12-18南城雨落

学生天地 2019年19期
关键词:走狗信陵君粉丝

○南城雨落

中华追星文化源远流长,“爱豆”在几千年前就已存在。那时候的诗人身边永远簇拥着一大堆热情的粉丝。假如粉丝一不小心还是个文艺青年的话,他们的追星方式便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孔子粉周公 梦里遇见过你

作为中国文学界、教育界、思想界的顶级流量大V,孔子有不少偶像,像郑国的贤人子产、齐国名相管仲,都是孔子比较推崇的人。而孔子一生最持之以恒的偶像,是周朝文化的奠基人周公旦。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四弟。同时,他还是周朝800年文化礼制的领路人,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孔子一生最坚持的事业,就是恢复周公时期礼乐仁和的理想社会。可惜,孔子距离周公太遥远,虽然在同一个地球,看同一个月亮,却隔了时空,有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的遗憾。想走到“爱豆”曾经生活的地方,摸一摸那边的屋梁,踩一踩那里的泥土,可惜孔子去的时候陕西已经成为了秦国人的地盘,不太好去。于是,没法促膝长谈聊以慰藉的孔子只能跟周公在梦里进行神交。

到了晚年,孔子瞌睡少了,做梦也少了,于是发出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感叹。

到今天,上课犯困的同学还会说自己是去梦周公,却不知道当年的迷弟孔子能梦见周公,和他聊聊天,要花费多少修为和德行。

岑参粉封常清 千里万里追随你

说到追星,不得不提的是边塞诗人岑参。为什么说岑参是边塞诗人呢?因为他人生最辉煌的年纪都跟随着自己的偶像封常清在边疆。岑参是唐太宗时期文学家岑文本的后代,唐玄宗时期考中了进士,于是开始步入官场。

起先,封常清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帐下当判官,岑参就跟在后面当掌书记,等到封常清能独当一面,就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岑参又跟随封常清离开。封常清出征,他写诗送行,封常清打仗回来,他就写诗欢迎;封常清在正常节日举办酒席,岑参也感动得一塌糊涂。

在岑参眼里,封常清的功劳早已远超了霍去病,从他写的诗句“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中就可以看出岑参对封常清的崇拜之情之深。

岑参对封常清的崇拜全在他的诗里。只看标题就一目了然,如著名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等。值得一提的是,封常清虽然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但他从小生过病,有点小儿麻痹症,眼睛看人只能斜视,两条腿也不一样长,走路还有点儿瘸。这样的外貌就连一手提拔封常清的高仙芝一开始都会嫌弃,岑参却爱得如此深沉,不是真粉丝,谁能做到呢?

刘邦粉信陵君 为你做最疯狂的事

说到古人追星,一定得谈谈刘邦。他的“爱豆”是魏国鼎鼎大名的信陵君魏无忌。

说起信陵君的为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几乎毫不吝啬地把赞美之词都用在他身上:“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换句话说,信陵君就是全民之友。二十世纪有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想当年“我的朋友魏公子无忌”大概也是战国人民的口头禅。无论身份高贵或是低贱,信陵君都愿意跟他们交往。因为他的为人太好,以至于后人读到“公子”一词,都觉得温柔无比。

刘邦还混迹于社会时就听说了信陵君的高义,想跟他交朋友,但当时太穷,也没钱跑到大梁去。后来信陵君死了,见“爱豆”一面也就成了刘邦的遗憾。不过刘邦并没有失去精神领袖,听说信陵君的迷弟张耳曾在信陵君府混过饭吃,刘邦开心得不得了,立即去找张耳。即使跟不了“爱豆”,跟“爱豆”的传人相识,想必也能了解到他一二吧!

论对“爱豆”的虔诚,刘邦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不过,那时候的刘邦还是小人物,即使他疯狂推崇信陵君,别人也没多关注。直至刘邦称帝,建立大汉朝后,每次路过大梁,他都觉得对这里充满了感情,像有一个老友住在这里。于是,他每次都去信陵君的坟前坐一坐,聊聊现在的天下局势,说说今天的天气如何。

又过了很多年,刘邦打败英布,自己也中了箭,感慨自己来日无多,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爱豆”。于是,他下令找了五户人家,世世代代为信陵君守护坟冢。可惜,大汉朝败落后,这五户人家拿不到工资,也就不尽力看坟了。时至今日,信陵君在世界上的点点滴滴早已荡然无存。

郑板桥粉徐渭 甘做“门下狗”

在古代的文艺圈,流行一句特定的追星句式:“愿为××门下走狗。”比如郑板桥就曾说过:“愿为青藤门下走狗。”翻译过来就是我要当青藤家里的看门狗。这里的“青藤”指的是明朝大才子徐渭。他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并且通晓兵法,帮助胡宗宪肃清东南海盗。

袁枚在著作《随园诗话》中写道:“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清代画家童钰也曾说:“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似乎坐实了郑板桥作为“粉丝”对徐渭的无限崇拜。后来齐白石也有过相似的表达:“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郑板桥对其作品赞不绝口,曾出五十两纹银换他的一幅石榴,并治印一方,曰“青藤门下走狗”,可见崇拜之深,倾慕之烈。

古代粉丝们的种种追“星”行为,从表面上看,崇拜的是追慕的对象,其实体现的是对文学与艺术的忠实情怀,至今读来仍令人怦然心动。

猜你喜欢

走狗信陵君粉丝
鸡鸣与狗盗
唐雎说信陵君
“走狗”原是中性词
“走狗”啥时候成了贬义词
小议“走狗”
信陵君尊老
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