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荒诞美学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运用

2019-12-17田福

艺术评鉴 2019年21期

田福

摘要:“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当代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当代水墨人物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筆,涂抹出精彩的瞬间。俯瞰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历史发展来看,不难发现“荒诞”美学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水墨人物画家们的重视以及艺术评论家们的高度关注,将“荒诞”美学体现在个人艺术创作中也成为了他们争相追捧的“时髦”。本文以具有“荒诞”美学的当代水墨人物画作品为例,对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荒诞”美学的运用展开尝试性的论述和研究。

关键词:荒诞美学   当代水墨人物画   美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001-02

一、“荒诞”美学的概念

“荒诞”一词释义为“极言虚妄”“不足为信”“极不真实”,亦可理解为“不和谐”“不合逻辑”“不合情理”“无意义”等,“荒诞”在生活中是一种心理感受,“荒诞”艺术的出现使其从单纯的心理感受升华到哲学和艺术美学的高度,成为一种审美形态。而“荒诞”美学往往以非理性和异化形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的荒诞是其根源所在,艺术家们将人们从这个世界所感受到的绝望、苦闷、悲喜交加、爱恨交织以艺术为载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者以艺术的名义去表达一个极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以此表达对这个世界所寄予的期望。 “荒诞”的审美形态归根结底是对现实中“荒诞”的人和物、事件、想法等等,以审美的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

“荒诞”美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与现代文化发展的产物,在美学上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置于当代水墨人物画中可以看出其是因受中西文化融合的影响,往往表达除笔墨以外的反传统的审美形式。“荒诞”美学融入当代水墨语境中后,为当代水墨画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其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于大众的眼球中,并衍生出实验性水墨艺术、水墨装置艺术等新生代水墨艺术创作形式。

二、“荒诞”美学与水墨人物结合的现状

艺术家为了更加充分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一改以往以“崇高”“经典”和“唯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夸张、奇异的艺术造型,使绘画对象的形象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荒诞感,以此将内心真实感受跃然纸上。对于将荒诞美学与水墨人物画的融合,活跃在20世纪80-90年代的水墨人物艺术家们无疑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艺术家李孝萱的典型代表作《大客车》,以大尺寸的画面,并用极为夸张的人物拥挤展现出大客车里面承载着老人、小孩、年轻人等各种人物形象,这是用荒诞的、夸张的艺术手法对人们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艺术家李孝萱选择以都市拥挤的交通为视角,再现繁华背后的艰辛与辛酸,无论你是时髦少女,还是商场得意人,或是炒股人、失败者,通通逃不开这繁华外衣下的血肉模糊。这也是《大客车》作品激发共鸣、引发深思的命门所在。“荒诞”与水墨人物画的结合介入现实生活视角,就像一把叩开心门的钥匙,激发人们自省、改变、再自省。刘进安先生的代表作《反正我们都是》以独特的造型、大尺寸的画幅特点呈现在观众面前,人物脸部夸张、变形的五官都没有,却让观众感觉到画中的人物表情在思考或在交流。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拼接、组合的表现方式呈现于画面中,给人一种荒诞、怪诞、具有神秘感的感受。

西方文化中的“荒诞”美学思想观念渐渐的融入到中国的艺术家创作当中,不仅得到了社会观众的认可,而且为新一代的艺术家走过了艰难的一步,给80后、90后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实践参考价值。而近几年,80后、90后新生代水墨人物艺术家们也成为将“荒诞”美学融入水墨人物画大军中的一员,并通过艺术机构、艺术媒体等媒介平台造大声势,将其推入新高。新一代的艺术家们通过参考西方某个时期或某个艺术家的造型方式和个人的水墨实践研究,在表现技法、画面的形式感以及结合其他画种的形式进行融合的实践探索,创作出具有独特造型、独特画面形式感的画风,并得到了社会观众的一致认可,而且还融入到老一辈的艺术圈当中,与老一辈的水墨人物画家同台展览。

“荒诞”美学思想越来越被受关注,具有荒诞画面感的创作作品以学院派风格居多,近些年,水墨人物展览中出现了大量的以“荒诞”美学思想观念融入创作作品当中,大众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得到了社会反应效果非常好,进而“荒诞”美学在不断的发展,应用到艺术界的每个领域。

三、“荒诞”美学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运用

(一)突破传统水墨人物画形象

当代水墨人物画与“荒诞”美学的碰撞往往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夸张的表现形式,怪诞的画面表达方式出现,由此将荒诞、无意义的生存境遇表现出来。这些具有荒诞性的水墨人物艺术作品,企图通过荒诞的主题内容引发共鸣,激发当下人们直面自身荒诞感的勇敢、坚强之心。“荒诞”美学将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规范、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打破,以前所未有的新视觉形象出现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例如,艺术家刘庆和的作品《深深的》,画面中一个人悬在悬崖中,人物表情表现的比较狰狞、麻木,悬崖以大块平面的方式呈现,相比传统水墨人物画来说这种构图方式、人物形象的造型方式等等来说,这张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线描造型方式和现代“徐蒋体系”的写实造型方式,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视觉上呈现出画面的荒诞感,同时也说明了作者想要表达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正是这样突破传统的表现方式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力量和勇气去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是“荒诞”美学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根源。

(二)再现现实生活

具有荒诞画面感的水墨人物画善于将视角引入现实生活,用独特的视角、夸张的造型表现手法去再现现实人物生活的场景,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这种方式在新一代的80后、90后艺术家们身上体现的尤为深刻。作为独身子女的这一代人身上背负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令人窒息的压力让他们更多的将目光放在现实生活中,而“荒诞”成为他们释放压力的一个重要出口。

80后艺术家单鼎凯以“荒诞”美学为养分,创作出大量扣人心弦的作品,从而活跃在当代水墨艺术界中,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特殊的人物造型充分展现出画面的虚幻、荒诞。夸张、怪诞的人物造型使得画面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荒诞感,其代表作《玩具》系列、《时尚制造》系列等人物都呈现出一种紧张却又悠闲的时尚感,背景安排布置也是作者精心设计出来,营造出一种具有强烈的荒诞画面氛围,反应出他本人对80后、90后年轻人的心理特征及对社会的真实感受,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场景。

(三)现实的讽刺与批判

社会发展的节奏加快,使人们充满了对贵族式生活的强烈膜拜,这直接导致了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与崇拜,大量的精力被消耗在物质消费上,削弱了精神方面的需求,最终变得麻木、庸俗,甚至崩溃,这就为“荒诞”艺术的生长提供了发展空间。艺术家运用鲜亮、俗艳的色彩,以及黑白墨色的塑造,荒诞、怪异的人物形象对现当代人们麻木、肤浅、庸俗的生活风尚进行反讽和批判。

艺术家李津的作品《饮食男女》系列,作品主要以男人和女人,再加上水果、菜肴入画,画面用色较为鲜艳,画面人物表情较为怪诞,很多色泽亮丽的水果、菜肴呈现在画面中,一种怪诞、夸张的表现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作品散发着一种悠闲、有情调的生活氛围,反应了现实生活当中的真实情感,同时画面中的荒诞感从另一个角度去讽刺那些铺张浪费的行为,以及对当代社会年轻人追求奢侈物质生活的批判。

四、结语

“荒诞”美学思想观念以一种反常规形式、反传统的审美形态融入当代水墨人物画中,将人物的“丑怪”和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及荒诞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当代艺术舞台中。“荒诞”美学思想给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它与中国的现实生活和古代绘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立足于当代中国绘画,乃至于世界绘画之中,影响着新一代的80后、90后的艺术家们,甚至00后的新生艺术家们,打破传统的唯美艺术观念,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使得当代水墨人物画样式呈现多元化、深层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潘知常.荒诞的出场——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04).

[3]唐萍.中国当代荒诞性油画的美学特征与表达拓展[J].西北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4]梁占岩.当代中国画艺术论著——心性轨迹[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5]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6]刘进安,孟远烘.现代水墨——名家工作室[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