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9-12-17徐瑞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抢救临床效果护理

徐瑞霞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文研究对象为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全程护理,观察组100例(采取静脉补液和胃肠道补液)、对照组100例(实施静脉补液),将两组的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血钾水平、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血糖(11.32±0.11)mmol/L、血钠(142.15±5.92)mmol/L、血浆渗透压(302.11±10.15)mmol/L、血钾水平(3.71±1.25)mmol/L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90例、有效8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实施采取静脉补液和胃肠道补液以及全程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抢救;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115-02

危急病症昏迷为临床急诊科常见病症,糖尿病昏迷病因十分复杂,患者病情多变,死亡率较高,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十分重要,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1]。因此,该次研究对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分析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疾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具有精神异常情况。纳入标准:①20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在入院时伴昏迷情况;②经过检查发现主要包括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以低血糖昏迷[2]。

观察组100例患者;年龄40~80岁内,平均年龄(60.21±1.01)岁,性别:男性有61例、女性患者39例。

对照组100例患者;年龄41~80岁内,平均年龄(60.12±1.25)岁,性别:男性有60例、女性患者40例。

观察组、对照组一共200例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全程护理:①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基本病情充分了解,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抢救方案和护理方式,在患者昏迷期间应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每日进行查房,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基本病情,改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询问患者家属患者既往病史,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检查,明确导致患者昏迷的主要诱因,在实施检查过程中,应积极对患者进行急救操作,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控、注射营养液、吸氧等;②酮症酸中毒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血酮体水平升高而导致的,应及时补充血液中水分,建立静脉通路后,为患者注射抗生素、胰岛素等药物,降低患者血糖,调整血液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患者血液微循环。若患者为高渗性昏迷,应为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路,在补充营养同时调节患者血糖值,若患者未发生休克症状,应给予患者补充氯化钠低渗液0.45%,若患者伴有休克症状,应补充氯化钠低渗液0.9%,促进患者微循环,增加患者的血容量;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情况,与不规范应用胰岛素具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糖分过度分解而导致昏迷,对于该类患者应实施紧急输液方式,首先实施静脉注射,给予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40~60 mL,缓慢进行推注,然后使用静脉滴注方式补充葡萄糖;③在患者逐渐苏醒后,对患者饮食、日常生活方面进行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以后的治疗,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的各项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部分患者由于擔心疾病预后,常伴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3]。

对照组应用静脉补液方式: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血钠含量、血浆渗透压进行静脉补液。

观察组应用静脉补液和胃肠道补液方式。静脉补液方式和对照组相同,在静脉补液同时进行胃管插管,经患者胃肠道补充38~39℃温水100 mL,若患者自身血糖浓度<13.9 mmol/L时,应每隔4 h通过鼻饲给予患者流质饮食,给予患者胰岛素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4~6 U/h,可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根据血糖变化进行调整[4]。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以及对照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血钾水平、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血糖(11.32±0.11)mmol/L、血钠(142.15±5.92)mmol/L、血浆渗透压(302.11±10.15)mmol/L、血钾水平(3.71±1.25)m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总有效率98.00%(显效90例、有效8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昏迷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因素具有多种,最常见的原因为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生该症状的主要因素为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由于上述感染因素影响,患者常发生组织缺氧、血容量不足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患者发生内脏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严重者易发生肾衰竭疾病。若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情况,易导致全身多处器官功能性衰竭,发生合并症,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而通过实施静脉补液和胃肠道补液方式,补液治疗为抢救治疗关键,在抢救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对补液量和速度严格掌握,取得显著效果,同时再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生命体征实施监测,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5]。

该研究表明,观察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血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90例、有效8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实施采取静脉补液和胃肠道补液以及全程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玲,于洋,邱杰,等.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162-163.

[2]  曲文菊.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40-141.

[3]  吴华妹,王珊.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正确抢救护理措施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50-151.

[4]  宁伟.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27-128.

[5]  游菊红,叶衍.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24-125.

(收稿日期:2019-07-20)

猜你喜欢

抢救临床效果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