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68例护理体会探析

2019-12-17康哲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脑梗死糖尿病

康哲

[摘要] 目的 探析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从该院内科随机筛选出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136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护理期间,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95.59%,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优化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 脑梗死;糖尿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113-02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几年来,我国患有脑梗死伴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且逐渐向年轻化过渡[1]。脑梗死伴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合并型疾病,不仅会造成心、脑、肾、神经等实质性损伤,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2]。虽然临床上有很多治疗脑梗死和糖尿病的药物,但是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相对复杂,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预后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需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因此,该次研究选用了该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136例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主要对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了探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136例。排除精神异常、合并重症感染、恶性肿瘤等病史后,为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了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有患者68例,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48~78岁,平均(64.32±3.15)岁;实验组有患者68例,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49~78岁,平均(64.83±3.42)岁。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期间,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予以记录;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疏导。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经常伴有口齿不清、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容易诱发绝望、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3]。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通过讲解优秀案例和知识普及,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减轻心理负担,提升治疗依从性。②体征监测。由于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较大,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向主治医师及时汇报监测结果,为对症治疗提供便利。③康复护理。大部分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由于肢体功能的丧失,需要长期卧床,为避免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在做好基本清洁工作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身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加速新陈代谢。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督促患者按计划训练,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提升预后。④饮食护理。发病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为防止呛咳,尽量予以患者低盐、低脂、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半流质饮食。进食时,注意把控进食速度。对于重症患者,为保证能量供给,需要通过留置胃管进食。

1.3  观察指标

及时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变化情况,并按照该院既定的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评估。显效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糖控制稳定;有效表示患者的臨床症状有所改善,血糖数值有所降低;无效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变,血糖控制较差。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涉及和收集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比对。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98±2.45)mmol/L,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23±1.62)mmol/L;参照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为(11.36±3.74)mmol/L,实验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为(8.75±2.37)mmol/L。经比较,参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实验组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79.41%,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5.59%,参照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严重威胁我国国民身心健康的临床多发病之一,同时,糖尿病的发生也是诱发各类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4]。脑梗死伴糖尿病的发作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造成严重影响,还会诱发其他危重并发症,加速患者的死亡。

实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95.59%,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是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工作核心,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最大限度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尤其对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5]。在综合护理干预的背景下,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常识的认知,纠正错误思想,减轻心理负担。通过对优秀治疗案例的讲解,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树立治愈信心。借助密切的体征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还能为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避免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升机体功能。再加上饮食护理的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防止营养不良、低血糖等情况的出现。

综上所述,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优化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鲁国,黄新颖,刘宏伟.血糖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8):61-66.

[2]  范文博,王琳,李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6):915-918.

[3]  钱淑霞,沈宇斐,张晓玲,等.2型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7):783-785,792.

[4]  黄刚哲.2型糖尿病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J].贵州医药,2017, 41(5):472-473.

[5]  张燕,卢东杰,亓法英.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2):200,202.

(收稿日期:2019-07-28)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脑梗死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