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19-12-17张洁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

张洁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该科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糖尿病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治疗4周后,对两组血糖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血糖水平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2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026-02

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前患者糖代谢正常,直到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有研究[1-3]显示,全世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1%~14%,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1%~5%。妊娠期糖尿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母婴健康造成威胁,增加母婴发生并发症的机率[4]。该研究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科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旨在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科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46岁,平均年龄为(30.56±5.34)岁,初产妇18例,SAS评分为(57.89±6.23)分;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2~47岁,平均年龄为(29.47±6.25)岁,初产妇20例,SAS评分为(57.94±6.67)分。两组患者的年龄、产妇类型及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八版)中相关诊断标准[5];②无内分泌性疾病;③未曾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前已伴有糖尿病者;②慢性高血压或者甲状腺疾病者;③不愿意参与调查或中途治疗退出者;④伴其他系统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自早孕6~7周第1次孕检查空腹血糖,对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进行门诊登记,告知患者每月参加两次孕期营养课宣教,发放孕期营养食谱。孕24~28周做OGTT实验,严重者入院观察,监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控制良好者进行门诊随诊。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如下[6-8]。

(1)成立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成员选择产科、营养科的资深医师和护理人员,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病程进行评估。

(2)安排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符合患者自身的管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①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注意事项等。②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根据孕妇的个人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做到满足母婴营养需求的同时使血糖处于稳定状态。③指导患者合理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 min的有氧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等,保持每月体重增加<1.5 kg。④教会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值和自数胎心并记录,计算BMI指数。

(3)心理健康管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要加强对孕妇心理的安慰,连同家属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1.3  疗效评定

血糖水平评定:有效(空腹血糖控制在3.5~5.8 mmol/L,餐后2 h血糖在6.7 mmol/L);反之记为无效。血糖监测有效率=有效数/总数×100.00%。焦慮自评量表(SAS)评分包含20项基本内容[4],患者的评分与焦虑程度呈正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SAS评分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血糖监测有效率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

对照组干预后血糖监测有效人数为21例,血糖监测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干预后血糖监测有效人数为29例,血糖监测有效率为96.67%。实验组的血糖监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的S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饮食、环境等有关,由于孕妇的作息习惯,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多采取自控,但根据个人自控能力不同,其控制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研究[9-11]表明,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机率。鉴于此,该研究通过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增加母婴健康。

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和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更好。这可能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慢性疾病的保健项目,不仅能改善患者健康,还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12-13]。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邢冬婕,刘威,郭淑惠,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5):929-931.

[2]  Zhang Q,Cheng Y,He M,et al.Effect of various doses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xperimental & Therapeutic Medicine,2016,12(3):1889.

[3]  Lekva T,Norwitz ER,Aukrust P,et al.Impact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on the Progress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Current Diabetes Reports,2016,16(4):26.

[4]  方春燕,王莉.全程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5099-5102.

[5]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6.

[6]  黄海玲,陈小敏,曹结芳.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20-23.

[7]  王蕾,马力,王巧玲.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3451-3453.

[8]  Eslamian L,Akbari S,Marsoosi V,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maternal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n fetal growth i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2016,11(4):325.

[9]  桑文鳳,桑兰梅.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7):1016-1018.

[10]  郭慧洁,王吉平,徐倩倩.记录糖尿病日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5):24-27.

[11]  Mohanraj MM,Balaji B,Kumar M,et al.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India(WINGS-5)[J].Indi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16,20(3):364-368.

[12]  Bernardo SD,Mivelaz Y,Epure AM,et al.Assessing the consequenc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on offsprings cardiovascular health: MySweetHeart Cohort study protocol, Switzerland[J].Bmj Open,2017,7(11):e016972.

[13]  郑新英,王佩.护患互动达标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615-617.

(收稿日期:2019-07-22)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