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亮斗智

2019-12-17罗贯中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9年11期
关键词:铁山鲁肃孔明

却说周瑜闻诸葛瑾之言,转恨孔明,存心欲谋杀之。次日点齐军将,入辞孙权。权曰:“卿先行,孤即起兵继后。”瑜辞出,与程普、鲁肃领兵起行,便邀孔明同往。孔明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樯,迤逦望夏口而进。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住。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周瑜分拨已定,使人请孔明议事。孔明至中军帐,叙礼毕。瑜曰:“昔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操反胜绍者,因用许攸之谋,先断乌巢之粮也。今操兵八十三万,我兵只五六万,安能拒之?亦必须先断操之粮,然后可破。我已探知操军粮草俱屯于聚铁山。先生久居汉上,熟知地理。敢烦先生与关、张、子龙辈,吾亦助兵千人,星夜往聚铁山断操粮道。彼此各为主人之事,幸勿推调。”孔明暗思:“此因说我不动,设计害我。我若推调,必为所笑。不如应之,别有计议。”乃欣然领诺。瑜大喜。孔明辞出。

鲁肃密谓瑜曰:“公使孔明劫粮,是何意见?”瑜曰:“吾欲杀孔明,恐惹人笑,故借曹操之手杀之,以绝后患耳。”肃闻言,乃往见孔明,看他知也不知。只见孔明略无难色,整点军马要行。肃不忍,以言挑之曰:“先生此去,可成功否?”孔明笑曰:“吾水戰、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也。”肃曰:“吾与公瑾何谓一能?”孔明曰:“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公等于陆地但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耳。”

肃乃以此言告知周瑜。瑜怒曰:“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操粮道。”肃又将此言告孔明。孔明笑曰:“公瑾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吾故以片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操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如何不以重兵提备?公瑾若去,必为所擒。今只当先决水战,挫动北军锐气,别寻妙计破之。望子敬善言以告公瑾为幸。”鲁肃遂连夜回见周瑜,备述孔明之言。瑜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肃曰:“今用人之际,望以国家为重。且待破曹之后,图之未晚。”瑜然其说。

(选自《三国演义(注评本)》,罗贯中著,毛宗岗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鉴赏空间

选段主要写了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过程。人物虽没有正面交锋,却在语言描写中展示了各自的形象特征:诸葛亮智慧高超,周瑜嫉贤妒能。对鲁肃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表达的巧妙。他在周瑜与诸葛亮之间传递信息,推动了情节发展,同时起到衬托作用。作者以其老实衬托周瑜和诸葛亮的高明,以其厚道衬托周瑜的狠心。

读有所思

1.文中“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有何意蕴?

2.从《三国演义》中另选一处能体现诸葛亮、周瑜或鲁肃形象特点的段落,结合课文及上述选段,读一读,品一品。

猜你喜欢

铁山鲁肃孔明
搭伙
鲁肃的深谋远虑
师爷
我爱孔明锁
检查(短篇)
梦回三国
天降救星
天降救星
孔明画圈
误读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