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素质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探究

2019-12-17

黄河之声 2019年15期
关键词:民间舞舞蹈民族

王 敔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一、民族民间舞的概况

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在舞蹈领域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一般可分为中国汉族民族民间舞和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两类。由于受到地域环境、民俗风情、生存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民间舞所表演的形式和风格特征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几千年来,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和发展也精力了曲折起伏的发展道路。我们要探究民族民间舞走进中小学课堂,就得让中小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普及到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当中,就必须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趋势,以及把握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意义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能编制成更好更全面的体系运用到中小学生的艺术发展中去。

二、中国素质教育中民族民间舞普及的价值

(一)对舞蹈本身的价值

对于舞蹈更重要的价值就是传承,教育是传承的手段,每个人都是从学校走出,在学校中可以培养出人的自觉性,将这种自觉性引入到舞蹈当中。形成自觉的舞蹈文化,这种文化可以使人自觉的传承民族民间舞,是传承范围最广的领域。因此,让中小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让中小学生会讲述民族文化,会演绎民族舞蹈,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普及在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当中,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文化底蕴得到更好的传承。把民族民间舞以多种形式表现并把自己的感受以舞蹈的方式表达出来,对各民族民间舞在每个人的心里不同的感觉和所对学生们不同的影响在学生们的身上和表现中都能体现出来,也许在以后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中他们的这种创造力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创新,在对未来的教育传承中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舞蹈教育学家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想法来进行改良和升华,让下一代能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和以更多的方式呈现给他们。

(二)对学生的价值

学习舞蹈不仅在生活中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促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教育,会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更加关注中国的各民族的发展。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普及民族民间舞的教育,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培养,人际交往,肢体配合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提高。

舞蹈训练中的腿、腰、肩、胯以及压腿、踢腿、跳跃等身体的韧带和肌肉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各个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脚尖和手指的训练都训练了学生的神经末梢,让大脑更有意识,在学生的发育时期促进了他们的骨骼、肌肉和生理的成长,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学习舞蹈不仅可以训练他们有良好端庄的仪态,还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坚持的心态。

除了那些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功,舞蹈必然也是作为美的艺术而存在,民族民间舞就是作为非常具有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学习民族民间舞可以提高自我赏识和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它就不断要求学生们要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不光要对不同民族所表现出的美感受出来,还要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表演时增加自信心,在舞美中增加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舞蹈时学习民族文化,缓解了学习文化时枯燥的学习状态,学生们还能够更快的消化和吸收,潜移默化的将知识都灌输在了学生的身上。民族民间舞就是集合了造型,形象,旋律以及内涵等等的艺术特征而具有全方面的文化特征,让学生们学习民族民间舞可以树立他们正确全面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三、民族民间舞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对策分析

(一)教育主管部门

在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身心教育,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教育思想,现代的教育要求学生们发展全面的素质教育,当然在艺术学习中,舞蹈也是作为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存在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发展心理,身体和情感的锻炼。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先通过成立一个教学研究小组来专门研究舞蹈对学生的影响,制定出适合中小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案,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和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将这一研究结果在教学中进行试课,中小学生是否能接受和喜欢上这门课堂,通过教育部门的支持,再将试课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改编并编写出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能使民族民间舞更快的走进中小学课堂让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

在民族民间舞走进中小学课堂之前,学校要注重培养关于教授民族舞蹈的人才,中小学生教育不能运用专业舞蹈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而得制定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在教授过程中教师的份量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小学生在这个时期是很叛逆的,对于兴趣的培养和形成也很重要,老师们在与学生们的交流时不能用过分的语言来挖苦学生,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们丧失自信心而产生消极方面的影响,老师的话语要精练准确,不罗嗦,否则会影响教学质量和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要求舞蹈老师不仅要有舞蹈修养,还要有一定的语言修养。学校方面的主要任务不光是要培养老师的教学水平,还要在客观方面进行考虑,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把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的课时及课程标准计划完善,既能使学生提高文化课程的学习效率,还要不耽误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的兴趣,这就要求学校方面要经过更多时间的调研的分析。

(三)学生家长

现代社会,有些学生家长会在课余时间给自己的孩子们报很多特长班,当然民族民间舞也是其中一项,他们认为在课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身体气质和性格的发展,但是有些家长却觉得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会耽误到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浪费时间,因此在义务教育中开设民族民间舞这一课程有些家长也持不赞同的意见。每个家长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往更高更好的方向的发展,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自身多方面的潜在意识,开发出学生们在学习方面的多方面的思考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积极方面的影响不仅不能影响孩子们对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还能有利于他们更快的进入学习当中,在枯燥的学习时还能增加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精力能更多的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就会使学生多方面发展,还提高了学习效率,是有利而无一弊的,相信通过学生家长的了解,他们也会喜欢上这样的学习方式,让自己的孩子能更好的发展。

(四)学生本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耳朵和眼睛多方面观察,在老师讲解各种问题和动作时不懂就要问,规范自身的不足之处,体会老师教授动作时的要领和内涵,学生要在课下完成老师课堂上所布置的任务,复习,总结和吸收当天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在舞蹈学习中就是要敢于表现,敢于动手动脑,就是形成学生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基础。

在学习民族民间舞的时候,学生要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学习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多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塑造,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本来对这些民族都一无所知,但是学习了民族民间舞以后,也许在大人们的谈论中,他们会觉得不光你们可以说出我国的历史文化,我还可以演艺出来,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在以后能更多的表现,也自然而然的将中国的这种独特艺术文化传承发展下去了。

因此,学生本身要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认真努力的学习,在传承发展中他们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

四、结语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学会民族民间舞是现代社会中很重要的文化特征,民族民间舞也不像外国芭蕾舞一样要求学生们拥有合格的身材,它适合于每一位学生,只要学生喜欢它,热爱学习它,那就必然能够学好并运用,因此,民族民间舞走进中小学课堂在现代社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定,让民族民间舞走进各个学校,培养每个学生,使民族民间舞能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民间舞舞蹈民族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晋中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广西民间舞与旅游表演的链接现状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