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收获与感想*

2019-12-17邓一鸣戴维娜

黄河之声 2019年15期
关键词:重奏校级牡丹亭

邓一鸣 戴维娜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发现理论基础知识的不足,旨在不断深入知识学习。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已经在各地高校有了较好的宣传,作为地方高校的常熟理工学院多次在校、院、系三个层面开展此类创新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实践以及与人交往协作的能力,提高了就业率。

大学期间,我明显感受到相比高中高强度的文化课程,大学学习更注重于学生自主性与实用性,不仅仅是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训练,而更多专注于与就业、社会相接轨的研究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和实践平台。

2017年4月,在戴维娜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和16级的陈思主持并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昆腔器乐化编创的实践与探索——琵琶重奏曲〈牡丹亭.游园〉》。项目成员均来自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三位学生:分别为16级的胡赟依和14级的两位学姐王佳怡、费淼。2018年5月校级项目顺利结项。之后在校级项目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申报了国家级项目:《昆腔器乐化编创的实践与探索——琵琶重奏曲之〈牡丹亭〉系列》。由于14级两位学姐正在实习,项目成员发生了一些变动,加入了17级的徐颖娴和张目同学。与校级项目相比,国家级项目将完成两首琵琶重奏曲的改编,在扩充昆曲知识的同时,也提升和锻炼了对昆曲唱腔器乐化编创的能力。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一、项目完成条件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昆曲、古琴、评弹等地方非遗品类繁多,“地方性”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应用型高校研究、吴地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及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已经成为本地区的中心和智库。另外,我校所提供的专业硬件的配置、图书馆充足的资料、以及老师给与音乐专业方便的大力支持,是我们项目完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项目创新特色

(一)地方性

我们校级、国家级重点大创项目研究的对象均为著名昆曲《牡丹亭》。《牡丹亭》是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故事的主线均以园林为背景,浪漫爱情剧中的女主人公,漫步于浪漫春日中,栖身于园林而引发种种哀叹惆怅。全篇体现了江南园林春光景色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蒸霞蔚,碧瓦亭台的特点。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

我们学校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位于苏州的地方高校,“地方性”是我们的办学特色,“百戏之祖归昆曲,天下昆曲出苏州”,我们创编的琵琶重奏曲《牡丹亭》系列,主旋律基本照搬原昆曲曲调,回旋、悠扬,正充分体现了浓郁的苏州音乐特色。

(二)专业性

在昆曲中,韵的产生主要通过腔格以及音色、音高的细微变化形成。琵琶重奏曲中主要运用左手技巧来表现,再创了昆曲腔格的虚实之美。在琵琶演奏中,右手是阴阳之美的主要体现,弹奏的强弱包括部分音色都是由右手掌控的。在我们编创的琵琶重奏曲《牡丹亭》右手的技巧编配中,没有复杂的技法,基本上都运用“常态指法”如轮指、弹挑等技巧,以“常规发音”即“自然发音”对昆曲声腔予以器乐化演绎。

在编创过程中,在戴维娜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书籍和聆听昆曲,我对于如何用琵琶体现昆曲唱腔的韵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完成了校级项目——琵琶三重奏改编曲《牡丹亭·游园》。仔细听辨昆曲唱段《牡丹亭·游园》中的主旋律,先将主旋律用书面形式记写,这就是改编曲的第一声部(高声部)。为了凸显昆腔“器乐化”这一特点,将原曲在E调的基础上移动为小工调。琵琶在小工调上的演奏能够突出其音色清脆、明亮,富于颗粒性的特点,而我将重点放在对于中声部的改编,中音区柔和圆润、抒情自然,这个音区的人声音色深、稳、舒缓、平和,体现了昆曲特有的低回婉转、细腻缠绵的音乐特点。[1]在这一声部,借鉴一些昆曲加花技巧,来配合第一声婉转的曲调,加花伴奏使得总体节奏有了指引,承上启下,这样的改编既不会使第一、第二声部有重复的音,又不会使中高音区衔接紧张,使得整首曲目富有旋律性。第三声部是低声部,低声部总体都在三、四弦和相把位上,低声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声部大量运用了吟、揉技法,并且加入一些滚、轮技法使得和弦更加饱满,并且有了重低音的感觉。三声部此起彼伏,错落有致,演奏时高音高亢,中音温婉,低音深沉,三者相结合余音绕梁,在听觉效果上恰到好处。综上所述,这三个声部紧紧相扣缺一不可,镶嵌形成最终的编创曲目。校级项目的初探,为之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昆腔琵琶重奏曲〈牡丹亭〉系列——〈惊梦〉、〈寻梦〉》的编创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开拓性

1.运用目前所学的琵琶专业知识、音乐乐理知识、中国音乐史学知识、和声学知识,并且结合自己现有对昆曲唱腔的了解,将昆曲唱腔予以器乐化的编创,灵活运用,将书本上的具体知识,运用到实践编创曲目中去。

2.琵琶重奏曲中还没有以昆曲为题材,这一次项目的完成是首次用琵琶演绎昆曲唱腔,学生通过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步研究创新。综观全景,这首曲目的编创是发扬昆曲和琵琶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丰富了琵琶曲库同时,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铺垫了道路。

三、项目成果

在校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完成的两年间,戴维娜老师不断指导我们进行各类艺术实践和编创,并为项目编创提出意见和修改。在实践过程中,项目组五位成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共获得13个奖项,其中包括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个,国家级奖项6个,校级奖项6个。为了提高项目成员们在舞台上的演奏水平,老师指导并带领我们共参加了各类音乐会共6次,其中包括:将琵琶曲《十面埋伏》与《梦入江南》进行结合编创,改编为琵琶重奏曲《盛世宫商》,并成功地在常熟理工学院建校60周年校庆晚会上演奏;重奏曲《新编十面埋伏》、《送我一枝玫瑰花》等在2018年、2019年常熟理工学院新年音乐会上演奏。

提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多数人会想到的是理科专业,文科专业占比很少,关于音乐改编方面则更是少之又少。我们作为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区别于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追求的是琵琶专业演奏技术的难度,我们注重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注重用琵琶来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

此次的国家级项目,是我在校级项目——完成琵琶编创重奏曲《牡丹亭.游园》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为了锻炼改编昆腔器乐化曲目的能力,又将昆曲经典代表作《牡丹亭》著名唱段(如《惊梦》、《寻梦》)进行改编。在编创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鼎力协作下迎刃而解。这不仅提高了师范生团结合作、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的申请是为了挖掘学生创作潜能,灵活运用所学音乐乐理、和声学知识的一种考验,也为今后师范生在基础教育领域组织文艺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意义

1.在项目的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平时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可以将这些知识技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起来,让专业知识变得具有实用性;

2.在项目的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培养了师范生的合作、创新精神,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迫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将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内容,只有通过查阅书籍、请教老师、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才能完成得到最终成果,从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从而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扩大知识面;

4.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通过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职业道路,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在未来创业就业的信心。学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由此可见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

举办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能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比较集中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杰出人才。

猜你喜欢

重奏校级牡丹亭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牡丹亭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让教师爱上校级公开课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