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9-12-17林甄琪

黄河之声 2019年15期
关键词:织体默契钢琴演奏

林甄琪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系,湖北 孝感 432100)

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的演奏模式最早起源于欧洲,是钢琴演奏的主要表演形式,近年来逐渐受到高校教学的重视。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创造力,促进高校学生全方位发展,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的特征

(一)钢琴四手联弹的特征

钢琴四手联弹是由两个人在同一架钢琴上对同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重奏表演。这一演奏形式相较于单人演奏更加具有趣味性与多样性,学生通过合奏,能够在充分体会到钢琴演奏魅力的同时,使专业技能得到锻炼,提升专业素养。钢琴四手联弹对双手的灵活使用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默契,通过沟通与交流确保演奏的平衡,对踏板有合理的使用[1]。双钢琴表演与四手联弹是钢琴演奏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和一般的单人钢琴相比,双钢琴表演与四手联弹表现力更为突出、表演更加激烈、内涵更为丰富,能够加深表演者对于多种演奏形式的理解。

(二)双钢琴表演形式的特征

双钢琴表演的形式是使用两架钢琴同时演奏乐曲。双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协作意识,保持乐感上的共鸣。双钢琴教学在进行时需要将两台钢琴并放,教师与学生分别使用一架钢琴合作演奏同一首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双方同时担任主导者与追随者的身份,不分你我的主次作用,力求使整体达到平衡。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对于双钢琴教学的引入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高校钢琴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完善教学中的不足。双钢琴表演与四手联弹比较重视学生之间的配合度,讲究学生协调合作,通过该种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演奏实力,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双钢琴表演与四手联弹教学,打破传统高模式的一对一教学,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

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对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及素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起步较晚,一些高校在场地、设备等硬件设置的配备上仍不够完善,使钢琴重奏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对此,高校应增加资金的投入,为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的教学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钢琴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加以创新,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钢琴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音乐理念,促进学生具备优良的钢琴艺术素养[2]。

例如,在学生对曲子有独立弹奏能力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两两分组,通过二重奏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人合奏的方式,增强钢琴演奏的丰富性与灵活性,提升学生的合奏技能与整体性演奏技巧,同时提升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二)重视技术方法的运用

高校四手联弹与双钢琴演奏的教学比较讲求齐整性。首先,需要演奏双方保持触键一致性,在触键的同时对旋律进行演奏,以确保音准保持一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注意保证乐曲在开始时与结束时的整齐度,使乐曲的弹奏具有清晰度,从而使音乐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其次,在合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掌握好双方的主次,在配合演奏中注意各自手臂与手腕的动作,尽量保持同步,达到良好的协调性,增强双方之间的默契度。在表现技巧上,要加强协奏与主奏之间的配合,学生在双钢琴表演与四手联弹的合作过程中,需要弱化自身,以整体为主,让各个声部保持和谐发展,在演奏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身声部,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同伴的演奏,保证声部统一。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演奏中反复训练与钻研,熟练掌握乐曲的快板与慢板,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乐曲中。同时对音乐和声的对位、旋律的走向、音乐节奏有足够的掌握,以便学生双方能够有更加默契的配合,完成同步演奏。

(三)训练学生对织体力度层次的控制能力

织体力度层次控制的训练是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在双钢琴演奏中,学生双方需要保持在某一声部同时演奏一个旋律,以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在演奏中,保持双方的力度相同有着充分的必要。对此,钢琴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织体力度层次控制的练习。例如,在《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中,教师可以与一名学生以双钢琴的表演形式共同演绎K.488第一乐章1-4小节,在演奏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双方的力度相同,让全体同学在赏析的过程中留意织体力度层次控制方法的运用。在演奏结束后,教师针对刚刚演奏的乐曲,为学生详细讲解织体力度层次的控制技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演奏是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培养学生间的默契与协调能力。在日常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技巧的掌握加以重视,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钢琴演奏能力,增强演奏双方的默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

猜你喜欢

织体默契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爆笑心理学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爆笑心理学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