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街舞开展现状的研究

2019-12-16周新乐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街舞

周新乐

摘  要:广东省是国内街舞重要发源地之一,街舞项目在广东具有较深的文化基础和较好的群众基础。本文以广东省街舞发展高速之大背景,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街舞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其开展队伍現状、队伍水平、队伍训练管理模式研究,理论依据,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升街舞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水平、队伍比赛、训练水平。

关键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街舞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150-02

1  前言

1.1 背景

广东省是国内街舞重要发源地之一,街舞项目在广东具有较深的文化基础和较好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在政府职能部门支持下,广东省各地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街舞比赛。街舞在广东已形成自发的、积极向上的、时尚的文化活动,深受年轻群体喜爱。近两年随着《这就是街舞》《中国有嘻哈》等综艺节目的兴起,更是使街舞在广东的发展高速化。本文根据目前广东省街舞发展高速之大背景,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街舞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其开展现状分析、队伍水平、队伍训练模式研究,理论依据,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升街舞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水平、队伍比赛、训练水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在中国舞蹈家街舞委员会及国家体育总局对街舞项目的重视下,街舞的发展呈现高速化、成熟化,广东省各地已是每月大小赛事不断。参与街舞的学校及学生呈增长趋势,各高职院校街舞项目水平越来越高。因此,本文结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街舞的开展情况,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街舞进行分析。对其开展现状、队伍水平、训练模式三方面进行研究,为其提供训练、比赛的理论依据,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队伍比赛、训练水平。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街舞队为研究对象,从队伍现状、队伍水平、训练模式三方面进行研究,为其提供训练、比赛的理论依据,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队伍比赛、训练水平。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整理、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论文等各方面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从而较系统地掌握本专题的概貌及最前沿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直接交谈的方式来获取资料及数据。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通过走访和电话访谈两种方式与专家及优秀街舞舞者进行访谈,了解街舞目前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为研究本论文提供参考。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归纳与演绎推理,并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街舞队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队伍现状

笔者学校街舞队成立于2006年,由学校热爱街舞的学生群体共同组建。经过不断发展,队伍结构呈稳定趋势。现有Popping、Hip-Hop、Breaking、Locking、JAZZ、House等舞种,队伍日常训练、表演从难从严要求自我。Love and peace(爱与尊敬)是队伍的核心理念。在艰苦的训练中,队员不怕苦,不怕累,挥洒汗水,相互帮助,洋溢着青春的微笑。

现队伍中,各年级人数20~50人。在队伍建设中,依据发展水平以及参赛需求,队伍人员每年呈少量增长。街舞队用本校体育部教师统一管理的模式,街舞队与街舞协会共同运行。由会长带领各部长协助教练管理全体队员日常训练、表演、比赛。

3.2 队伍水平

2006年至今,街舞队积极参加校方各项工作,并在各种大型活动中顺利完成任务。在广东省及全国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通过比赛,锻炼了本校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备战比赛及赛前训练,街舞队队伍水平得到提高,在比赛表演中取得经验,使队伍持续处于成长状态。

3.3 队伍训练管理模式

现阶段本校街舞队训练时间为每周一、三、四晚,时间约2h。在教练的带领安排下,主要训练内容以学习各舞种的身体律师、步伐及舞蹈组合、队形练习为主。通过高年级带动新生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街舞的热情。根据学生的水平,由简至难强化学习。并结合每年度广东地区赛程安排,合理安排训练,制定比赛计划,并认真落实到训练中。

4  结论

4.1 队伍现状

在学校的支持下,街舞队成立至今参加了一系列的表演、比赛,并与其他院校进行经验交流,队伍在全校开展基础良好。分析得出:(1)队伍发展至今,团队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成熟,表演、参赛的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2)队伍从训练、比赛数据看来,仍有可发展空间,目前队员综合水平不统一,此方面应结合选材、管理进行改善;(3)根据发展队伍发展需求,教练员需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并合理、科学地制定不同阶段的训练计划,从而避免训练水平的停滞以及人才的浪费。

4.2 舞蹈水平

大部分队员身体潜能并未完全激发,队伍仍有上升空间。通过表演、比赛中观察队伍情况,街舞练习时可增强表现力、身体素质、力度感等方面。同时,在赛前集训中,应把动作质量的标准性、表现力方面作为重点加强。同时应重视动作基本功学习以及提高身体综合能力,有专研精神,避免错误训练。

4.3 训练模式

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街舞的开展仍作为课余活动存在。因此,教练员需培养队员热爱街舞项目,了解其文化。同时,培养通过日常训练,培养队员的责任心、团队精神,并在每次练习时,认真对待考勤,以保证每次训练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延年,刘晔.街舞运动的价值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05-107.

[2] 金新玉.街舞流行的动因、诱因和原因[J].体育文化导刊, 2007(12):64-66.

[3] 张伟.体育运动中嘻哈身体的文化诠释——以街舞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7):145.

[4] 李静,关北光.双人街舞啦啦操成败分析——以2018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乐山师范学院FLY啦啦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0):242-243.

[5] 李荣芝,永逸.街舞“入奥”的体育化历程及前景[J].体育学刊,2019,26(2):27-34.

[6] 韩旭.街舞元素融入健美操教学的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5):297-298.

[7] 熊羽琴.健身街舞在北京市小学开展的可行性初探——以全国校园啦啦操街舞规定套路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9(1):111-112.

[8] 南寒,刘莉琼.“互联网+”街舞移动APP的商业优化——以街舞爱好者论坛为例[J].电子商务,2018(12):57-59.

[9] 王珊珊,孙拥军.埃利亚斯过程社会学视角下街舞运动的文明进程探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6):85-91.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街舞
街舞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概况研究
大学生将传统“五禽戏”改编成街舞
“街舞热”:短暂“爆发”,前路未卜
这就是街舞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
MOOC设计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