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生长规律的视角看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2019-12-16蓝雄俊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蓝雄俊

摘  要: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而快速发展。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培养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它也有需要提高改进之处。例如,从学生的生长规律来看体育教材的基础性、逻辑性和层次较缺乏,体育教材各学段内容的衔接性较模糊,从而出现了同一个教学内容多个年级也在教学的情况。如何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呢?就需要体育教师从学生的生长规律的视角去设计选择符合本校的体育教学内容。

关键词: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材教学内容的衔接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113-02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新课标(2011年版)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将体育健康课程的学习划分为6个不同学习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平目标和内容标准,但是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各种教师指导用书在编选的教学内容上也比较笼统,所以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即“教师样样都教,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学不会”的现象。

那么,该如何从学生的生长规律的视角来选择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运动技能及学生生长发育规律的视角,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分析小学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2  符合学生生长规律教学内容的意义

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地提高了体育课堂的质量,避免了接班和升学的重复学习。

2.1 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真理与肯定的情绪太对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为兴趣。运动生理学有这一观点“大脑平层的适宜的兴奋状态,是学生学会运动技能的主要调节”。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动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体育的动机。

2.2 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选用适宜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的教学内容,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大幅度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和体育学习的参与度。

3  学生成长规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生成长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阶段他们的认识、情感、动作、身体都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小学生处在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时期,适合本阶段的学生的特点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重要条件,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符合所在水平阶段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首先,选择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小学生身高迅速增长的的时期,不适宜的内容会对其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其次,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适宜发展的素质,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够锻炼相关素质的内容。最后,小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等身体基本素质相对较差,不能选择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内容,避免造成学生厌学的情绪。

因此选择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对调动学生体育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该校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的生长发育与城区的学生相对滞后半个学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重视,另外学校的学生人数较多,体育教师的数量较多,每年都会出现大量临时接班教学的现象。

4  实施策略

通过从学生的生长规律的视角对小学篮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的分析。其他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同样适用。

4.1 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各省市地区基本上都有一些体育教师的参考用书,每本教师的参考书,每个阶段所学的内容各不相同。我们不缺乏教学内容,我们缺乏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的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本校学生的生长规律来选择和设计本校学生整个小学阶段各年级学习的内容,明确各阶段的阶段目标和学习内容,明确教学内容的衔接与教学程度。加强体育教师教学内容设计能力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我们明确小学阶段体操类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然后在确定每个学期的单元教学计划,明确各年级教学程度。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具有整体的延续性。同时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状态进行详细的了解,加强理论指导,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4.2 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材的整体思考

首先体育教师树立单元教学的教学意识,单元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但是体育教师仍然存在每个学期的单元教学计划大同小异,从而导致了各年级各阶段所学的内容有重复学习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各阶段的生长规律制定整学年或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全部的教学内容,所以一定要提高體育教师对小学阶段或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整体思考,教师只有具备了对体育教学内容整体的思考,才能避免重复性教学,才能避免学生因教师对教材选择不适合而产生厌学的现象。只有教师具备了体育教材的整体思考,我们体育教学课堂才能保质保量保“鲜”。所以这里就要求我们每个学校的备课组,通力协作,根据本校的实践情况确定本校各阶段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明确各年级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类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度,避免体育教师接班后大量的重复教学现象的出现,避免教师习惯性想到哪里上哪里。

4.3 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系统规范化的引领

了解各个水平阶段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的内容,对于体育教师的确是一项挑战,这里就需要我们认真专研教材的研究,仔细阅读研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体育教学的课堂实践中规范教学,明确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明确本阶段学生学习的程度。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系统规范的引领。制定系统的单元计划、学年计划和阶段计划,体育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延续性,用系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思想引领我们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加强体育单元教学和阶段教学教研活动,确定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整体观,强化体育教学的规范化。

5  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关系到教学目标的是否达成,更关系到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适当的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小学体育教学是否成功的扎实一步。因此,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同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选择适合该水平阶段孩子的的内容,这对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李忠诚.论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原则与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0(3):15-18.

[2] 董玉泉.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J].中国学校体育,2010(3):22-24.

[3] 秦贾.试论体育单元教学中对结构化教学模式的渗透[J].科技信息,2012(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