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中学 学中玩

2019-12-16杨甲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杨甲

摘  要:基于我国教育部当下所提之素质教育要求,因而使得小学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素质。通过将体育游戏应用到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体制,真正达到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079-02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体育游戏教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打成学中玩、玩中练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激情,继而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同时亦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可见,体育游戏也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引进确有一定的成效。教师亦需灵活采取多种游戏活动方式,以此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1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因体育游戏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故积极将之运用至小学体育教学,势必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比较枯燥乏味的动作时,便可借助游戏的形式与学生紧密联系,以此既避免了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而产生抵触情绪,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继而确保理想的教学成效的实现。

1.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小学生的生活技能

开展体育游戏通常也伴随着较大的运动量,故对学生身体灵敏度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亦将大有助益。基于体育游戏中亦包含了诸多实用技能,如“走、跑、跳”等动作,这些均对培养学生生活必须能力有着极大助益,诸如活动能力、生活能力等。

1.3 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

心理承受能力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手段,且若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还必定会对其个人的生活与学习带来潜在威胁。而基于形式丰富的体育游戏,应竞争结果能让参与者体会何为成就感与挫败感,故在每次参与体育游戏过程中,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继而达到改善学生形态的目的。

2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设计多样性导入游戏,打造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

掌握体育的知识与技能仅是小学体育教学最基础的教学目的,更关键的作用还是要让享受体育锻炼,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对此,为确保以上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师需务必采取多样化的游戏导入形式,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选择个性化的游戏种别,以此方能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发展。

如针对传统的接力跑教学,为使学生感受到参与练习的乐趣,从而避免他们对参与体育锻炼产生抵触棋盘格逆序,教师便可同步导入体育游戏,并将体育游戏与接力跑相结合或对原本的教学予以游戏化改编,以此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在促使学生掌握接力跑技巧同时保证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2.2 引入趣味性游戏,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普遍对游戏有着极高的参与热情,但也同时因年龄尚小而难以保持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对此,针对游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为使学生感到其中的新意并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教师可对以往的游戏内容予以改编,或以不同的形式来开展,以此将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继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除此之外,鉴于传统老旧的事物已然难以引起当代小学生的探究兴趣,故为最大限度满足当代学生对创新的需求,则教师亦需对游戏的玩法予以合理创新,当然,无论怎样的创新,教师均需意识到小学生毕竟年龄尚小,故其身体各方面的发育均不成熟。因此,教师需务必引进与学生身体素质相契合的体育游戏,以此方能避免因体育游戏的开展反而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便可引进一些简单且能调动教学氛围的游戏,诸如“老鹰抓小鸡、萝卜蹲”等。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选择部分比较考验学生体力耐力的项目,诸如跳绳接力、排球接力等项目。以此既能增强体育教学趣味性,且能同时吸引学生关注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教学中。

2.3 合理选择、设计和应用体育游戏,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则教师所引进的游戏亦当与所欲教学的内容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当然,考虑到体育游戏的引进,最主要的目的仍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故游戏应尽量以轻松、欢乐的类型为主,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沙炮”等。与此同时,鉴于学生对传统游戏可能并不感兴趣,故教师再引进游戏之余还可对游戏予以有效创新。除此之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引进体育游戏的目的亦当有所差异,诸如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目标便应放到提升学生身体的灵敏度之上,而针对此目标,教师半颗采取一些具有一定竞技元素的游戏项目,诸如篮球、足球等。与此同时,鉴于部门学生本身对体育活动便不感兴趣,继而在面对体育项目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对此,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更应加强引导,要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如此方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诸如恐惧、焦虑一类的不良心理情绪,继而促使学生尽快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并最终保证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当然,无论是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唯有确保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方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教师不能一味采取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基于学生兴趣来选择适宜的游戏项目,以此方能真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为学生提供多个体育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诸如游泳、体操、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等。而考虑到体育教师可能对某方面并不擅长,对此,教师便可积极联系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继而以投影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投影进行锻炼,以此将有助于达到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

2.4 创设真实性游戏,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若学生始终面对重复的训练项目,必定也会丧失练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可对练习的方式予以合理创新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情绪及需求。与此同时,为切实激发学生的游戏热情,教师还可为学生创设相对较为真实的游戏,以此还能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形成一定指导,继而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想象及创造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针对“网鱼”的游戏,教师便可进行如下创新,如对原本单一的小鱼角色进行拓展,以添加诸如海豚、鲨鱼等角色,而不同的角色还具有不一样的“超能力”。如此一来,将能极大增添游戏的趣味性,继而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积极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且能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为确保体育游戏作用的充分发挥,则教师在引进体育游戏之余尚需对体育游戏内容的创新給予足够重视,继而搭配合理的教学手段,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确保小学体育课程预设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 仇喜红.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校园,2018(5):78-79.

[2] 李静.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整合实践及价值解读[J].中国高新区,2018(11):123-124.

[3] 许莉.民间游戏资源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8(21):96-98.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