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照市体校投掷运动员的腰部损伤与预防

2019-12-16狄华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预防

狄华东

摘  要:投掷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腰部损伤的人数较多,它的发生与技术训练、力量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自我保护意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及时纠正错误,是避免和减少腰部损伤的关键。对于促进投掷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投掷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投掷运动员  腰部损伤  原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021-03

投掷运动自古以来在学校体育训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现代学校体育训练中的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比赛愈加的频繁,赛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紧张,因此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也在不断增强,使投掷运动员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损伤。这严重地阻碍了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正常发挥与提高,并且成为运动员被逐渐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腰部损伤对运动员造成的影响是最严重的,腰部是投掷技术的核心,它将影响投掷运动员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导致运动员不能正常参加平常的训练和比赛,阻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的寿命,问题严重者有可能致使伤残,以至于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只有我们对预防运动损伤有充分的认识,对此认真进行调查与研究,及时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保证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生活的正常进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是以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投掷队投掷专项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学校投掷队投掷专项的运动员共18人,经调查其中有10名运动员腰部有损伤,达到总人数的56%。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并收集有关投掷运动的相关著作、报刊、书籍,并通过中国知网、互联网等网络资源,以“投掷运动的损伤与预防”“腰部损伤与预防”“投掷运动”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章报刊30余篇,其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在数据处理方面,参考了一些有关数理统计方法的书籍和文献,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研究思路。

1.2.2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通过导师、教练认可,让调查对象按照预先计划好的调查表真实、详细地填写基本情况及腰部的损伤状况,并针对答卷不尽详细之处进行面谈。

1.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本文的需要,对所有回收的调查问卷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统计。

1.2.4 访谈法

对一些优秀教练员进行面对面访问、交谈,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总结导致受伤的原因和预防的办法。

2  结果与分析

18名投掷运动员有10人或多或少的存在腰部的损伤,约占总人数的56%,这说明运动员腰部损伤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所以,教练员和运动员如何采取各种方法来尽量减少腰部损伤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通过表1对18名投掷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来看,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其中肘部损伤达到6%,其次是肩部损伤达到17%,紧跟其后的是膝关节损伤达到33%,而腰部损伤竟然达到56%,超过一半的人受到腰部损伤的摧残。

2.1 腰部损伤的解剖学分析

腰是连接人体的枢纽,脊柱两旁的肌肉是腰部活动的动力,也是能够保持脊柱稳定的因素。人体在负重活动或体位变换时会使腰部的肌肉、韧带等受到牵扯、扭转这些都可能会对腰部造成伤害。故此,受伤的机会也多。

从技术上看,投掷运动员在投掷投掷时力是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传递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做出“超越器械”动作。而所谓的超越器械,就是从形态上把器械留在身体后面,增大“工作距離”。在超越器械时运动员腰部关节及肌肉、筋膜会受到拉扯,如果运动员在训练中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一旦形成错误就会对腰部关节及肌肉产生非常大的伤害。另外在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不合理,腰部肌肉和关节在还没有完全活动开的情况下过快地投入到大负荷量的训练,这样就没有办法使肌体兴奋性得到足够的提高,同时肌肉粘滞性得不到克服,就不能克服原来相对静止时的惰性因此更容易使腰部肌肉得到损伤。

2.2 腰部损伤的原因分析

通过表2对腰部损伤的10名投掷专项运动员的损伤原因调查可见,导致投掷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准备活动不充分和不合理、技术动作错误、训练负荷与训练的内容和顺序安排不恰当、训练过后的恢复重视程度不高而引起的腰部的损伤。

通过对10名投掷运动员腰部损伤原因的调查(详见表2)来看,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其中技术动作错误引起的损伤所占比例已达到40%,其次是训练负荷、训练内容不当所占比例达到了30%,紧跟其后的是训练后恢复重视程度不高占20%、准备活动不充分占10%。所以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要注意技术动作需要反复的进行练习,任何体育项目在练习过程中错误动作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加之投掷是典型的速度、技术、力量性运动项目。而力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运动员经常使上肢与下肢处于负荷过重的状态,因此会有多种原因造成运动员出现细微损伤和急性损伤的突然爆发。

2.2.1 准备活动不充分和不合理导致腰部损伤

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之前,有目的进行身体练习。通过正确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运动员体内的温度升高,达到减少肌肉、韧带的粘滞性,来增加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也同样使惰性较大的内脏器官在神经的支配下,尽快投入到活动状态,来达到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正确而又充分的准备活动还会使大脑皮层对接下来即将进行的活动产生一种适应性的条件反射,使运动员达到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关节运用自如的最适合状态,从生理、心理上都达到一种准备状态。

腰部由于结构复杂,活动的幅度也大,在人的身体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运动中腰部肌肉、韧带、腰背筋膜、关节囊等很容易被拉伤。对于投掷专项的运动员来说运动中要求要有很好的爆发力,这样必然会造成全身的负荷增大,特别是腰的负荷最大。而准备活动不充分和不合理,使大脑皮层无法建立训练和比赛状态下的条件反射。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关节活动幅度小、肌肉僵硬、韧带弹性小。在这样的环境下,如进行大负荷的运动,腰部肌肉、韧带、腰背筋膜、关节囊等会因准备活动的不充分和不合理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

2.2.2 技术动作错误导致腰部损伤

运动员在投掷投掷技术时,身体各个部位的良好配合、各分解动作的良好连贯才能更好地完成投掷的技术动作。投掷运动不是仅靠力量和速度就能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而是具有很强的技术成份,且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投掷在训练和比赛中正确的技术动作是减少运动员损伤的关键因素。因此,由于运动员的精力不集中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运动员的技术不标准最终导致腰部、肩袖、膝盖等部位损伤。

2.2.3 训练负荷与训练内容和顺序安排不当导致腰部损伤

一方面是训练的内容和训练顺序安排不当。素质应放在前面,切勿大力量后再做技术强度、或专门素质等。因为此时的这种状况,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处于疲劳状态,根本就兴奋不起来了如果还是追求高强度,就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的损伤。另一方面是训练负荷安排不当。随着比赛的日益竞争与成绩的不断提高,致使有的教练员对运动员采取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手段,过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会导致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处于疲惫状态,如果再继续进行训练,会被动的使肌肉牵张从而导致肌肉或韧带的损伤,这样会使运动员造成过度疲劳训练而受损。有明确的资料显示,世界各国的专业运动员每年投掷投掷的次数都是有规定的,因此在每天的训练中,教练员要把握好运动员练习的度不宜过多,强度也应与量相适宜,而在运动员已经疲劳的状态下是直接不能再训练的,不然会造成运动员的损伤。

2.2.4 训练过后的恢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腰部损伤

投掷成绩的提高要依次经历“训练→疲劳→恢复”的过程。当运动员在练习技术时,如果接受能力强,那么他的大脑皮层神经也处于良性相对集中的兴奋状态。才能在大脑皮层产生动力定型,有利于促进条件反射的形成,能动员肌肉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如果在练习技术时,身体各部位处于疲惫状态下,而又不采取相对科学、有效的缓解疲惫的方法,长时间下去会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非良性兴奋和集中状态,这不但无法使大脑皮层神经对技术产生良性的接受能力,反而会对技术训练感到枯燥乏味,严重时就会造成运动损伤。因此,训练后一定要注意疲惫的恢复,尤其要注意腰部的恢复,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腰部损伤。

2.3 腰部损伤的预防

要想加强对腰部损伤的预防,就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从各个方面进行预防才能做到切实有效(见表3)。

2.3.1 加强自我预防

运动员应当学会自我保护,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腰部有伤的运动员,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平常训练都要加强自我保护与卫生监督。随时随定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脊柱处于不良的位置,而增加受伤程度。不管何时何地都要注意保暖,注意佩戴腰带来加固腰部。另外,运动员要及时地与教练员进行思想交流。教练员也应当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正确的引导平时的训练和比赛。让运动员端正思想,摆正自己所在的位置不高估自己同样也不低估自己,明确自己的训练目的与任务,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在训练比赛中要做到不急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即使是发生损伤也要认真地对待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使自己能够从方方面面来进行更好的预防。

2.3.2 加强教练员预防

要时时提高教练员的专业能力和科学素养,使教练员能够很好地指导和帮助运动员。教练员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遵循训练的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合理地安排日常教学和训练。及时掌握、了解训练内容,对那些易发生损伤的训练动作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地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教授动作时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整体动作逐步进行教授学习,避免给运动员造成过多的恐慌、紧张的心理,从而避免损伤的发生。教练要注意区别对待原则,对不同性别、年龄、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不同的运动员要区别对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运动员的损伤。

2.3.3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来提高易伤部位的机能水平,是预防损伤的一种手段。加强腰部肌肉的伸展性训练和力量训练,提高肌肉、韧带的力量和柔韧性,来减少腰部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例如做腰腹肌、坐位体前屈等。在进行腰腹训练时,也要注意全面发展躯干,来防止运动员的損伤。

2.3.4 加强医务监督

加强医务方面的监督,能够对运动员的损伤进行有效的防治。例如,通过对运动员进行定期检查,那么就可以了解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发育的各项指标,也可以掌握他们损伤和损伤后的恢复情况。认真建立运动员伤病档案,避免运动损伤,也可以有效地防治运动损伤。运动员与教练员还可以通过医务监督,对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不仅可以防治运动损伤,也可提高运动成绩,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18名投掷专项运动员的调查分析,最终结果表明投掷专项运动员的腰部损伤率是比较高的,而造成腰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准备活动不充分和不合理导致腰部损伤。

(2)技术动作错误导致腰部损伤。

(3)练负荷与训练的内容和顺序安排不当导致腰部损伤。

(4)训练后的恢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腰部损伤。

3.2 建议

建议教练员、体育教师及所有从事体育有关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当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科学素养严格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与内容,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配合先进的医务监督工作,及时了解受训人员的生理与心理状况,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运动损伤,来延长受训人员的运动寿命,从而推动投掷运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戴小中,常生,汤剑文.江苏省部分优秀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20-22.

[2] 郑桂海.试谈造成标枪运动员肘关节损伤的因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S1):180-181,184.

[3] 杨德军.高校田径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机理与预防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63.

[4] 王超.投掷项目常见运动损伤分析[J].科技资讯,2011(7):223.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