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多新时光,只争朝夕忙

2019-12-16刘梦琦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二度创作中国梦

【摘要】《月亮看我》作为第五批“中国梦”主题的新创作歌曲,在对传统江南水乡风物意象进行咏叹的基础上,突破传统乡愁类歌曲望月怀人思乡之窠臼,赋予其只争朝夕、努力追梦的时代内涵,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举国上下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以其真挚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浑朴的艺术意蕴,通过青年歌唱家王庆爽的深情演绎,唱响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

【关键词】中国梦;《月亮看我》;艺术意蕴;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时代主旋律,“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汇集了音乐创作骨干力量,全景式展现出中国梦的精神内涵与时代特征,“不仅唱响在各种文艺晚会的舞台上,唱响在为边远山区送欢乐的文艺志愿者口中,还成为了人们的手机铃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曲目,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内容接地气、入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新时代的脉搏,以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宣传、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笔者以其中的《月亮看我》为分析案例,探寻中国艺术歌曲在新时代语境中的时代风格与艺术意蕴。

一、《月亮看我》的意象传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与乡愁,从古至今就是一对难以割舍的情景搭档。《月亮看我》作为大型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片尾曲之一,词作者苏柳在动笔之前思索良久,终于在自己生日的凌晨灵感突现,那道心中的月光仿佛照向了思乡的自己,随即落笔写下“月亮看我”四个大字。据苏柳自述,“古人思乡时皆是举头望月,我偏要让月亮来看我,岂不是古今中外独一份了。”正是凭借“月亮看我”这一极富新意的灵感创意,再点缀以油纸伞、雨丝、白墙、灰瓦、丁香、青石板、小桥、流水等极具江南风韵的意象,伴随着悠扬绵长的旋律,把一幅清新隽永的江南水乡画卷缓缓展现在听众面前。

《月亮看我》为单二部曲式、六声羽调式,利用民歌素材提炼出来的音调,于质朴中透出新意,彰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前奏以电声伴奏,模仿编钟的音色,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月夜景象,随后进入A段,其格调是平实的叙述,后以钢琴过渡,加入民族打击乐,引出B段。B段在歌曲中多次反复,在伴奏上以音程跨度相当大的长琶音與小提琴近似人声的歌唱性旋律相互配合,把歌曲情感推向高潮,加强音乐的流动性,民族打击乐、小提琴与钢琴的音色混合,虚实相间,反复咏唱“月亮看我,我思故乡”这一主题。全曲结尾在最高音区唱出“只争朝夕忙”,在浓浓的乡愁中透出为新时代奋斗奔忙的昂扬斗志,用精炼的笔墨引发听众强烈的共鸣。正如作者所言,“故乡、岁月、成长、亲人、恋人,所有这些富有情怀、绝美意境的小幸福、小回忆、小甜美、小酸楚,都与心中那轮明月照应,都是每个中国人有血有肉的乡愁。”

二、《月亮看我》的艺术意蕴

艺术歌曲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营造出诗的意境,以歌曲的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加以呈现。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已公布的六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中,乡愁类题材的作品就达10余首之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成为催人奋进的时代主旋律。就《月亮看我》而言,已然突破传统乡愁类歌曲望月怀人思乡之窠臼,彰显出“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时代精神,以其真挚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浑厚的艺术意蕴,通过青年歌唱家王庆爽的深情演绎,唱响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

歌曲借助“月亮”这一传统意象,把人带入到乡愁情境之中,又以“看我”这一富有新意的词眼与月亮进行组合,拟人化的表述让人眼前一亮,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伴随歌曲旋律,江南水乡美景扑面而来,一幅清幽淡远的水乡画卷徐徐打开,油纸伞下姑娘不仅有动人的脸庞,更有婉转曼妙的歌喉。作者梦回江南,于虚实交错中撞见了白墙、青石板路上的邂逅、梦中牵你衣袖,而梦醒之后,不过是空欢喜一场罢了。浓浓的乡愁被寄托在纸伞雨丝、白墙灰瓦、小桥流水等经典意象中,寓情于景,悲欣交集,恰如20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梦里水乡》中所唱:“淡淡相思都写在脸上,沉沉离别背在肩上……看那青山荡漾在水上,看那晚霞吻着夕阳,我用一生的爱去寻找那一个家,今夜你在何方。”再多的美景、再好的歌声都已随风而逝,“太多的旧时光,来不及珍藏”,与其沉湎于对过去的追忆,不如切实把握当下,将这浓浓乡愁化作为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动力,“太多的新时光,只争朝夕忙”。歌曲卒章显志,彰显新时代语境中“中国梦”主题,并赋予其全新的精神内涵,“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

就创作动机与意象传达而言,《月亮看我》虽与《月之故乡》(彭邦祯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艺术意蕴的开掘上却更进一层。《月之故乡》风格典雅、深沉凝重,以简简单单“看月亮思故乡”六个字,对月成双,含蓄隽永地传达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朦胧美与淡淡的孤独和哀愁。天上之月与水中之月相互映衬,从视觉上拉长空间,以此寄托作者对祖国故土的深沉思恋。“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取意于余光中名诗《乡愁》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写身处台湾的诗人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热烈企盼,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同为《记住乡愁》片尾曲和“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的《记住乡愁》,以手中线、游子吟、枕边泪、杯中酒、故乡月、家书、燕子、炊烟等日常意象,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思恋与身在他乡的无奈与悲情,“一弯故乡月,勾起多少愁”。可见,在歌曲创作中,乡愁大多是对亲人的追怀和对故乡景色的思念,望月怀人思乡是其较为固定的叙事模式,这正是“月儿高挂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这个静静的深夜里,记起了我的故乡”(戴天道词)。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乡愁成了追忆逝水年华的代名词。

然而,身处新时代的我们面对皓月当空,显然不会重唱这些伤春悲秋的老调。难道我们背井离乡、奔向远方,只是为了问一句“在月儿依恋星光的晚上,你是否也看见家乡的月亮”?一味地徒然感伤只会迷失我们离乡的初心,所以“太多的旧时光,来不及珍藏”,更重要的是把握当下,为“太多的新时光”而“只争朝夕忙”。只有通过今天的不懈奋斗,才能使祖国的明天充满繁荣发展的活力。《月亮看我》作为新时代语境中的“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已不再是单纯的望月怀人思乡,更赋予其只争朝夕、努力追梦的时代内涵,这也是传统乡愁类题材歌曲所难以企及的艺术至境。

三、《月亮看我》的二度创作

作为《月亮看我》的首唱者,王庆爽认为:“民族声乐的最终目的是要唱情,且心中还需有情,用心灵去歌唱,‘以情带声,情景交融才是最高境界。”在对《月亮看我》的二度创作中,演唱A段时,王庆爽不仅用较弱的力度,还运用大量的二度倚音,在听觉上更增添了柔美之感,缓缓倾诉作者对江南水乡风物的思恋,把听众带入水乡美景之中,现实与梦境合一,物我两忘。在对“动人的脸庞”一句的处理上,“动”字巧妙使用了滑音与顿音的处理方式,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走入听众脑海。

“撩开雨丝看你,撞见了白墙,回头望灰瓦,说你叫丁香”,透过王庆爽婉转的歌喉,在江南雨景里的偶然邂逅便跃然呈现于听众眼前,看似只是叙述日常动作,实则让听者感受到在外漂泊的游子,极力将记忆深处的故乡景色与人物逐一清晰还原、深情抚摸的那种心灵悸动,在王庆爽的深情演绎下,不由让人心头为之一颤。“说你叫丁香”“泪水在流淌”这一乐句上拖腔的运用,更为浓烈地展现出乡愁所带来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冲击,余韵袅袅,给听众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B段高潮迭起的部分,王庆爽的演唱力度逐渐加强,层层递进,让听众的情绪随之高涨。“太多的旧时光,来不及珍藏”一句唱得优美婉转,适当减慢速度,表现对故乡旧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太多的新时光,只争朝夕忙”,“太多”是一个五度的大跳,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强烈憧憬,唱得坚定有力。“朝夕忙”不仅运用了拖腔,且节奏也从四二拍转回四四拍,整句都在高音区运行,号召大家同心共筑中国梦,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更为形象地传达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期待感与紧迫感,引发听众的强烈共鸣,将月亮看我之处的故乡建设成新时代的人间天堂,生动鲜明地传达出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意蕴。

參考文献:

[1]郭超.筑梦新时代——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创作传播的启示[N].光明日报,2018(6):20.

[2]郭超,蔡艺芃.对话月亮就是对话故乡——访《月亮看我》词作者苏柳[N].光明日报,2018(4):20.

[3]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3(1).

作者简介:刘梦琦(1997— ),女,汉族,安徽宣城人,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音乐美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百年音乐中国梦”(项目编号:14ND4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二度创作中国梦
浅论讲故事的几个要点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