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元培和周峻:留取心痕永不磨

2019-12-16清扬

37°女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女学蔡元培爱国

清扬

1

1923年春,蔡元培55岁,身为北大校长的他,因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来到了上海。这时候,孑然一身的他多次被朋友催婚,而一向奉行宁缺毋滥原则的他,摇头以谢美意,实在被“逼急”了,便搬出他的“蔡氏征婚广告”:1.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2.年龄略大;3.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如此苛刻的择偶条件,自然吓退了一些慕名者,但大浪淘沙,“真金”还是被筛选出来。经徐仲可夫人介绍,33岁的周峻出现在蔡元培面前。

望着曾为自己学生的周峻,蔡元培欣然颔首。他提出的3项条件,周峻自然条条都是上上之选。而在周峻的心中,蔡元培不仅是她的老师,还是她从少女成长为青年这20多年来,珍藏在她心里的一个秘密。

时光回溯到1902年。蔡元培同蒋智由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了爱国学社。同时,他还创立了爱国女学。提倡新学、满腹才华的蔡元培,一时间成为“爱国女学”的风云人物,那些逐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女学生感念其办“女学”的魄力和功劳,对其由衷而生敬意。而周峻的敬意尤为强烈。

后来,爱国女学的活动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下令侦讯。蔡元培离开爱国女学,辗转青岛、绍兴、上海等地,一方面学习德语,准备赴德留学以避风头,一方面仍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但无论蔡元培身在何处,周峻的心中都给他留一个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峻也屡屡被家人“催婚”,但她择偶的条件有意无意间就比照起了蔡元培,但世間哪有第二个蔡元培呢?

像他一样,她亦是宁缺毋滥。而谁想,这一年,她竟等来了蔡元培,怎不令她百感交集?她默默地感谢上苍,将最好的人生礼物赠与她。

2

1923年3月,蔡元培在和周峻的订婚典礼上,欣欣然挥毫手书“谨以最纯洁最诚恳之爱情与周峻订婚”的条幅,来表达他情难自已的心声。而周峻,将这幅手书的纪念品捧在手里,仿似捧着一份无价之宝。

4个月后,苏州留园,蔡元培和周峻进行了一场西方文明式的婚礼。从此,周峻就像海葵一样牢牢吸附在蔡元培这块生命之石上,辗转漂泊,甘苦与共。

婚后不久,蔡元培就偕同妻子前往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在海外的日子里,周峻俨然成了蔡元培的得力助手,她充分发挥自己知晓英语的特长,协助他研究创作。与此同时,蔡元培鼓励喜爱美术的周峻进入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艺术。周峻在相夫教子之余,也搞一些艺术创作,天赋加之努力,竟在一干同仁中脱颖而出。

少妇周峻,给老成持重的蔡元培忙碌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快活的空气。尽管此时他年事已高,体质也大不如前,但在周峻的精心照顾下,他的精神状态仿似当年。

1926年初,蔡元培偕妻回国。他依旧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工作和革命事业奔忙着,从上海到南京,从南京到上海,他步履匆匆、担子沉沉。而她守着家,守着孩子,做他坚不可摧的精神后盾。她理解他、支持他,茫茫暗夜,他离家而去,她倚门相送。只要他回到家,家门一闭,便是夫妻二人和谐自然的家庭生活。

3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小家庭的温馨被国难的阴影笼罩。周峻随蔡元培来到香港,蔡元培准备取道香港前往抗战后方,但虚弱的身体已使他不堪颠簸。

周峻为他的病体担忧着,而他又不愿离开多灾多难的祖国远赴欧美治疗。她希望他留在家里静养,但已年届古稀的他仍拖着病体为国事奔走,为抗战大业呼号。她含着眼泪送他出门,又翘首以待等他回来。

1940年春,在异域他乡,周峻即将迎来她的50岁寿辰。终因积劳成疾走到人生边缘的蔡元培,仍心心念念地为妻子题诗道贺:“蛩驱相依十六年,而捞嗜学尚依然,岛居每恨图书少,春至欣看花岛妍,儿女承欢凭意匠,亲朋话旧诩心田,一樽介寿山阴酒,万壑千岩在眼前。”夫妻俩16载相依相伴的光阴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宛在眼前。捧读此诗,周峻潸然泪下。

1940年3月3日早晨,蔡元培起床后走到浴室,忽然口吐鲜血倒在地上,昏厥过去,两天后溘然长逝。

蔡元培逝世两年后,周峻与子女回到上海,她一直生活在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在上海的居住地,蔡元培就是从这里匆匆出门,搭船前往香港,而那一别,与这里竟成永诀。

1975年,周峻也离开了这里,天上人间,他和她又相逢了。诗画唱和16载,在天边,那唱和仍将继续……

猜你喜欢

女学蔡元培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无声之声:明末清初政统与儒教中的女学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美育史料·民生女学艺术会
蔡元培的气度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做“微整服务”,女学霸为颜值走向深渊
晚清女学的视觉呈现——以天津画报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