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9-12-16王世钰

财会学习 2019年3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王世钰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财务管理教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求。基于此,高等学校会计类专业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一定要进行改革。本文从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相关策略,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针对本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情况,本人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查,找出了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期望可以对本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學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

结合本人对学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情况调查可知,本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主要是围绕着理论教学展开的,国内不少高校虽在探索,但仍是理论为主。对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言,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却很难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不仅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当前财务管理知识在企业或者单位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二)缺乏财务管理实训课程

在应用型人才大量稀缺的当口,高校的人才培养重心应该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之中。但是纵观当前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基本上很少有教师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进而导致了学生财务实践能力严重下降。试想,学生在毕业之后只懂得理论知识和会计资格考试,却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无疑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高校学生学习自觉性严重不足

当前,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大学的学习同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截然不同,这时的学生已经是一个拥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学习完全靠自觉。但是就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知,有部分学生经常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玩手机,学习效率严重下滑,只有在临近考试前才懂得临时抱佛脚。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的表现。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进行财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课程改革符合学生的实践需求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和其他的课程存在一定的区别,财务管理侧重于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其中的财务管理理论只是为了更好地去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基于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财务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人通过分析本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得出,当前的课程体系只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虽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然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总而言之,这样的课程体系是不符合学生的实践需求的。

(二)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正面临企业经济改革的当口,国内各大企业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纵观国内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学生只会考试和做题,却不能有效的解决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式,对即将毕业的财务专业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个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这样的社会客观需求,高校一定要重视财务课程的改革,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形势。

(三)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

根据数据报告分析,仅仅2018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就达到了720万人口,但是市场上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少之又少。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从自身做起。除了扎实学习相关的财务理论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基于此,高校一定要强化对学生的财务实践能力培养,除了要安排专业对口实习之外,还要适当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性不足问题。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策略

(一)完善课程体系,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合理配比

如果想要有效改善传统财务管理课程中存在的不足,首先要从改变完善课程体系做起,除了要求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为了符合学生的实践需求,高校一定要在搭建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上对实践课程的内容进行扩展和丰富,为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应用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学校可以适当地调整学生评价模式,在期末的考试中不能只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调研报告和实习报告,将其列入评价机制中,采用理论课占比40%,实践报告占比30%,课堂表现占比30%的模式进行综合化评价。除了改变学生评价机制外,还要转变财务管理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具有价值的企业财务管理案例以及其中包含的财务管理知识。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自由讨论“乐视破产中包含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让学生吃透其中的理论精华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妥善运用校企资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当前,聘用知名企业管理者进入高校担当任课教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财务管理专业院校的管理者也可以对校企资源进行妥善利用,聘用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校企一线员工或管理层进入课堂为学生授课。

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对口企业的帮助下开辟专门的财务实践应用沙盘实验室,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商业经营。让学生将平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科学地运用到沙盘实验之中。借助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科学、合理的使用理论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沙盘商战实践课程学习后,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不仅有所提升,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在临近学生毕业的当口,学校对口企业还可以提供一些岗位给到本校的学生。沙盘实践只能模拟公司的财务运作流程,只有实际的工作才能检验学生的能力。相信通过3-6个月的实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会大幅提升。

(三)强化对校园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经验,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但是结合本校财务管理授课教师的就职经历而言,其中近乎75%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的,其中也有部分教师是国外留学归来的“海归”。综合来看,这些教师都具备扎实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但是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适当拓宽人才聘用模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各类高级会计事务所中聘用兼职教师,让这些拥有丰厚实战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并鼓励其多和校园中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学校自己的师资队伍力量。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财务实践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始重视对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财务管理课程作为一门集实践性和理论性为一体的课程,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高校一定要针对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当然,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改革,财务管理课程必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高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佚名.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J].商业经济,2019,512 (04):179-180+195.

[2]刘洪锋,张勇,任伟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22):222-223.

[3]欧阳仪臻.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 (16):152-153.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