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如何做好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工作

2019-12-16包思扬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缺陷有效途径误区

【摘要】民族民俗文物是自古以来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资料,它拥有极为广泛、深邃的内涵,承载着每一个民族所曾经走过的历史进程,同时其中也囊括了大量的生产经验与房名创造,反映了民族民俗特点、风速习惯及宗教信仰。在当代社会,民族民俗物品被作为历史文物遗产保留下来,对它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至关重要,当代人有责任将其顺利传承并发扬光大。所以,本文中探讨了有关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工作的相关事宜,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工作质量。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工作;误区;缺陷;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民俗文物中涉及民族社会历史、民族经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民族工艺等多方面内容,它们应该对我国传统有形或无形文化的静态性保护。2016年,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得中华民族的最基本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适应结合起来,也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此,针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开发工作一定要端正态度、摆正视角,避免出现保护开发工作的误区与缺陷问题。

一、我国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现状分析

中国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與民族民俗文物数不胜数。而许多民族民俗文物不但存在于历史博物馆中,也广泛存在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某些民族民俗文物正在不断演变,或为人们所流传沿用或走向消亡。客观讲,在我国已经有太多民族民俗文物近乎绝迹,而伴随民族民俗文化的快速发展,某些民族传统工艺也面临失传危险或流往国外,任其发展,后果难以想象。总结来讲,当前我国的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一)严格保护

某些有名的民族民俗文物是受到地方及国家严格保护的,它们与古代文物待遇相同,一般来说包括了清末明初以来的革命文物,包括了革命工作的文书、实物以及著名革命人士的家书、生活工作用品等。目前,我国各个革命老区都会建立专门用于收藏、保护与宣传的革命文物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展示馆等。它们对于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开发是相当到位的,特别是对红色革命历史的挖掘深入且全面,为后人通过民族民俗文物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不力保护

相比于严格保护,我国民族民俗文物保护也是存在盲区的,例如,各地文物局都会针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工作展开调查研究,由于地方人们保护意识的落后、资金紧缺问题等,某些地方民族民俗文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出现了人为的保护盲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民族民俗文物,而作为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大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许多地区由于缺乏资金保护宣传,因此,也有大量民族民俗文物逐渐消失、流往海外。

(三)缺失保护

所谓缺失保护就是保护空白,从清末明初到今天,我国在针对某些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方面存在空白区,这表示地方保护者并没有尽力做好保护工作,导致某些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出现空白,有大量民族民俗文物已无法追溯、不可考证[1]。

二、我国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误区及缺陷分析

(一)保护开发的误区分析

1.撕裂保护违背文化性质

文化是整体的,民族民俗文化亦如此。所以,在针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应当注重载体与内容的相互契合,某些地区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的民族民俗文化保护是撕裂的。以民歌本子为例,它与伴奏乐器二者可形成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共同载体,针对二者的保护应该全盘、全面考量。但实际上,某些地方考虑到民歌本子、伴奏乐器属于物质文化,而民歌唱法、演唱技巧、伴奏、曲调等属于非物质文化,所以他们将这一文化整体撕裂开来分开保护。

从这一范例来看,文化本身应当分为两种形态: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前者是文化实体,是物化的文化形态,而后者则是非实体,它代表了非物质文化形态。从整体来讲,两种文化应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所以,针对这一种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应当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而并非是撕裂开来单独保护。在本文看来,这种做法与文化的完整性相互冲突,也造成了民族民俗文物保护的双重经费与人力浪费。

2.文化认知缺乏全面性

某些地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开发工作缺乏全面性,这种全面性的缺失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民族民俗文物的认知缺乏全面性。例如在七月半祭祖过程中,许多人知道要按照传统习俗制作河灯、放河灯,但实际上却并不知晓河灯这一民族民俗文物的意义所在,因此针对这一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也就无从谈起。

(二)保护开发的缺陷分析

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开发不力可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缺陷问题:

第一,我国各地的民族民俗文物收集不力。从全国各地的各类博物馆收藏藏品数量就可以看出,其中有待抢救的民族民俗文物数量要远多于博物馆馆藏数量,民族民俗文物收集、开发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第二,我国从事民族民俗文物研究专业的人才不足。这是关键症结所在,虽然我国从事考古专业的人才并不缺乏,但缺乏的是民族民俗文物专家,即许多地方没有建立针对本地的民族民俗文物研究协会等专业组织,因此,地方民族民俗文物的开发与保护单位机构并不健全,这也严重影响了地方民族民俗文物的有效保护[2]。

三、我国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工作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地方领导、加大投资力度

要加强地方领导,加大针对民族民俗文物保护的投资力度,围绕社会调查、民族民俗文物搜集工作展开研究,为地方提供充足的投资空间,建立专门的民族民俗文物经费库,且要做到专款专用,要求地方文物部门与非物质保护部门承担好相关责任。另外,地方政府有必要下设专门机构,成立民族文物鉴定专家管理小组,制定一系列专业化的民族民俗文物收藏标准与鉴定原则,结合明文规定为地方民族民俗文物登记、造册,最后进行分级保管与开发应用。

(二)制定民族民俗文物的搜集计划

考虑到我国的民族民俗文物资源丰富,且分散面较广,因此毫无目标的搜集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制定民族民俗文物的搜集计划,按照一定條件与标准进行搜集范围划分,展开搜集工作。搜集过程中要注重民族民俗文物的民族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搜集计划,保证所搜集的民族民俗文物是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例如,可面向少数民俗地区派出调查小组,争取搜集全套民族民俗文物,主要采用现场征集方法展开调查搜集,围绕某些专题型民族民俗文物展开田野调查搜集。

另外,要关注文物市场,因为某些民族民俗文物已经被推上市场,变成商品,所以,更多关注市场,发现市场中的某些民族民俗文物,挖掘其重要来源是非常必要的。以某地区博物馆为例,在多年来就已经从文物市场中搜集购回了民族民俗文物超过10000件。

(三)筹建民族民俗文物博物馆

地方要投资筹建专门的民族民俗文物博物馆,尽可能大规模、广范围地展示民族民俗文物。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公开地将民族民俗文物聚拢收藏的过程,同时也为民族民俗文物的研究与展示创造了舞台,避免民族民俗文物因为无处展示、无处体现其价值而流失。当然,通过筹建民族民俗文物博物馆也能吸引更多学者、专家前来观赏,更好地面向更广范围宣传自身民族民俗文物与文化,实现多方交流,以为日后地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开发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而从教育角度讲,民族民俗文物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也是对青少年一代的良好教育契机,当前许多年轻人并不了解家乡的民族民俗文化,因此,必须通过博物馆的某些特殊活动如印刷表演、节日展览、年画展览等宣传民族民俗文化,吸引更多读者、参观者参与进来,使博物馆成为民族民俗文物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前沿阵地。

(四)做好民族民俗文物的档案管理工作

最后要做好民族民俗文物的档案管理工作,其中就包括档案室、档案馆以及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民族民俗文物档案记载着这些宝贵实体财富的过去与现在,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民族文化价值,因此,有关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加以重视,只有它能够与民族民俗文物串联起来,形成文化认知共鸣,且能够客观反映地方的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开发工作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我国应该依法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和利用统计已经收藏的民族民俗文物,并做到合理开发、合理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文化宣传作用[3]。

四、总结

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始终任重道远,我们应当将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保护开发方法将其发扬传承下去,确保民族民俗文物获得其应有的社会历史地位,做到保护工作切实到位,并将其所承载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发扬光大,为后人所继续传颂。

参考文献:

[1]宋林子.论我国民族文物的保护[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陈春华,杨晓.少数民族文保建筑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以喜林苑精品酒店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4).

[3]唐盛茂.烟台市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求知导刊,2018(4).

作者简介:包思扬(1991-),女,汉族,西南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少数民族。

猜你喜欢

缺陷有效途径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