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教活动的角度浅谈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9-12-16刘利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博物馆

【摘要】博物馆是社会大众触摸民族历史、感受祖国风貌的一扇窗口,作为一种非商业机构,博物馆同样承担着弘扬爱国精神、引导大众树立民族自豪感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博物馆社教活动状况的研究,探讨了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途径,并提出通过挖掘博物馆中的红色资源和文化、探究文物内涵发扬人物精神、扩大传统节日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及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来提升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等举措。

【关键词】社教活动;博物馆;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博物馆是社会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机构,守护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细细描摹着历史的脉络,是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载体和重要阵地。在以往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环境下,整个社会将重心放在了提高生产力上,生产力是提高了,然而,人们的思想建设却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且随着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人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丰富社会大众生活的同时,也为思想建设工作带来了挑战。爱国主义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依赖着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无畏风雨,砥砺前行,面对新时代各种思想的冲击以及新时代更加艰巨的任务,如何依托博物馆来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爱国意识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赤城的爱国热情荡漾在每一寸土地上。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教育机构,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工作人员必须重新审视自身,改變以往错误的观念、创新教育形式与内容,以多样、新颖的活动吸引社会大众走入博物馆。

一、社教活动中博物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正是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使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旧中国发展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指引社会大众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标杆,而博物馆文化底蕴浓厚,文化资源丰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利用博物馆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提升民族自豪感,革除狭隘民族观念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手段、方式都在发生巨变,网络上鱼目混杂的信息难免会使一些观念受到冲击。博物馆本身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它收录了祖国发展进程中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诉说着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由于博物馆对社会免费开放,是一种非营利性社会机构,以服务于人民为宗旨,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正如诗中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徜徉于博物馆中,人们在参观博物馆所收录的历史文物的同时,也能在无形之中激荡起深深的民族自豪感,重新记起被忽略的历史。总之,博物馆内的历史文物不但有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使人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

(二)助力新时代建设,为建设文明城市融入勃勃生机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正昂首阔步走在“强起来”的星光大道上。与此同时,博物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代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支持与努力,只有正确的观念才会引导正确的行为,只有当社会大众树立起爱国意识,新时代的建设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与人才基础。而博物馆正承担着这一社会责任,面对历史变化发展的要求,博物馆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引导大众树立起爱国意识,积极利用自身的阵地优势,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最终实现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借助博物馆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传承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其说博物馆是收藏历史文物、积攒历史资源的场馆,不如说博物馆是一本立体式的教科书,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古老的民族文化,从中升腾起滚滚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博物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从受教育对象来看,博物馆是全体大众健全心智、陶冶情操的教育活动场所,是一个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博物馆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是其他社会教育载体所无法相比的;其次,从教育内容来看,博物馆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陈列展览,用直观、形象的文物见证和再现了历史,以此来熏陶、感染广大群众。从这一意义上看,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社教活动中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博物馆中的红色资源和文化

在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走过了长征,跨过了一个个沟沟坎坎,在我们党坚强的理想信念与顽强的斗争抵抗中,红色资源与文化孕育而生。所谓红色资源和文化,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作品,这些作品丰富饱满,是一份沉甸甸的纪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是值得且必须传承的优秀经典。历史有烛照未来的精神,透过红色历史,能够看到先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祖国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感人历程,从而传承先人意志,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再出发。红色资源和文化是博物馆绚烂的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努力彰显博物馆的独特魅力,挖掘宣扬博物馆的红色文化,激励人们用崇高理想、奋斗精神武装自己,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各自岗位上的实际行动,在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伟大征程和实现个人理想愿景的努力中,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共同书写新的更加精彩的华章。

(二)探究文物内涵发扬人物精神

伴随着法国标志性建筑巴黎圣母院的损坏,传统文物的价值与传承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物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使中国人的精、气、神代代相传,在提升大众思想素质、个人修养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文物作为记录历史的载体,理应得到传承与保护,充分挖缺其内涵,使博物馆真正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谈到博物馆,谈到文物,人们的印象里少不了“呆板”“乏味”,对于文物,博物馆一般配有文字介绍、人员解说,但是,来到博物馆参观的人往往数量很多,文字介绍与人员解说很难顾及到每位观赏者,且解说词与文字介绍显得过于单调,也不能确保观赏者将解说词与介绍全都印在心里。信息时代为文物的保护与宣传工作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在信息时代,信息工具多种多样,其颜色鲜艳的画面显示、精彩悦耳的音频资料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且在各种社交平台、网络平台的推动下,可以快速地进入大众视野,是讲述文物故事、传递文物背后的精神的重要途径。如,可以采用制作宣传光碟、外宣画册、文集等系列外宣品向外界宣传文物记载的历史知识;编制原创歌曲,并做成手机彩铃进行推广等,最大程度地普及文物知识,调动广大受众对于文物的保护热情与学习热情。前不久,微博上就出现了利用古文物做成的表情包,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在大众心中素来端庄、严肃的古文物也呈现出俏皮、可爱的风格,使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重新进入人们生活之中,燃起爱国情怀。

(三)扩大传统节日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

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大多是因为一定的历史事件而流传下来的,是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爱国意识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一些洋节日漂流过海来到国内,洋节日的到来在开阔社会大众视野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节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传统节日的内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日渐丧失。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涵盖了祭祀文化、天文历法、人文思想等朴素却又高贵的思想,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爱国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博物馆可以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前提下,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组织节日文化活动,发动广大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教育活动中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重礼仪而扬名,节日是让社会大众参与进来的基本平台。在参与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在心中荡漾起自豪感。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当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吸古纳新,将我国传统节日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解释,这不仅可以使中国传统的节日更具节日氛围,同时也会使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中国特色。

(四)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

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新颖别致的活动内容是吸引社会大众进入博物馆的重要手段。21世纪是快速变化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企图一成不变地采用过去的活动形式、沿用陈旧的活动内容是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上,故宫博物院率先垂范,广大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当从中汲取经验,努力跟上时代潮流,把握社会大众的思想状况。一方面,博物馆可以通过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群众参与,通过设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让社会大众对博物馆要举行的活动与开展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线下宣传,如布置博物馆场馆、到学校宣传等形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使他们透过这些活动更进一步地了解到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及这一路的风风雨雨,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博物馆可以利用场地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如举办如捏陶器、画画、折纸等文化活动,让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参观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五)加强博物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责任感

好的结果靠的是行动,而行动靠的就是人员的执行。再完整、完美的规划,如果不能被执行那它无非就是一个好看的框架,唯有执行落地,才能见到成效。博物馆工作人员作为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一线人员,他们的思想素质与能力状况对于该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着巨大的关系。首先,高尚的道德与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博物館管理者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丰富其知识储备,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将思想体现在行动上的重要保障,为此,博物馆的管理者要加强内部管理,要努力做到专人专责对接,要明确责任到个人,确保工作内容得到稳步推进;其次,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让有丰厚的历史知识、会相关技术的人员得到重用,把人用到刀刃上,强管控、重监督,甚至是重处罚,唯有秉持拳拳奋斗之心才能使博物馆真正发挥出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创建优秀的博物馆工作队伍的同时,博物馆管理者应当具备创新的意识,建立新的奖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如可以在绩效考核分配方面设置a、b、c三个档次,按照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考勤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考核,让工作人员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

三、结语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大众的生活被各种信息充斥着,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难免会使个人价值观等发生变化。博物馆是城市中最重要的文化知识与文化资源聚集地,在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人生的理想信念上有着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博物馆工作者应当发挥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发掘其思想价值,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社会大众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杨彦立.从社教活动的角度浅谈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94-95.

[2]胡丹妮.浅谈博物馆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J].大众文艺,2019(3):51-52.

[3]刘雅雯. 红色文化的研究宣传与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A].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2012(4).

[4]张海超.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社教工作——以唐山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6):110-111.

[5]李雅雯.项目管理在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8.

[6]宋笑飞.抓住遗址馆的特性,拓展社教活动空间——虢国博物馆社教活动尝试[J].文物春秋,2018(1):35-37.

[7]高珊珊.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汉字文化,2018(3):92.

作者简介:刘利伟(1982-),女,辽宁建平县人,赵尚志纪念馆,副馆长、党支部书记,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博物馆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