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2019-12-16顾烊

财会学习 2019年32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顾烊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探讨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三个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措施,促使资产有效利用率得以提升。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资产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是企业拥有或者把控的,预测能够在今后给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运营发展中重要的支撑依据,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近几年,随着我国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资产规模得到了大幅度扩充。但我国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普遍出现资产应用效率不高、管理体系不全面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及今后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企业资产科学管理,提升资产应用效率,实现资产效益最优化,为企业今后运营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是当前企业管理人员重点思考的内容。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资产管理状况,根据国家税务改革的相关要求,加强思想认识,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提升资产应用效益,让企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

首先,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可以保护资产安全,维护企业利益。企业若要稳定的经营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需做好对资产的审核核算与监管的处理工作,才能够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其次,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降低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企业通过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企业效益,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最后,通过落实好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引导企业运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核心要素,具有单位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的特点,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关键,在我国企业资产框架中占比比较高。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运营发展的主要内容,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的完善性和全面性,可以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然而,重购置轻管理、产品不断创新传统设备被淘汰、设备保养的忽略等原因导致一些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的现象,不能较好地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已成为固定资产管理中最常出现的问题。

(二)存货管理方面

从存货角度来说,作为一种流动性资产,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资金运行效率和水平。当前,企业在进行存货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两点。首先,存货收入记录不及时。因为存货在入库以及应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部门之间交流不顺畅,导致入库凭证等数据无法快速传递并精准记录,时常会造成企业材料、存货产品等信息不相符。其次,内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当前,一些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和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规划方案,采购过于随意,造成企业内部库存逐渐增加,现有资金数量减少,一旦发现突发现象,给企业整体发展带来影响。

(三)应收账款管理方面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产中的一部分,当前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两点。首先,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方式不合理。受到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份额,实现销售目标,事前在缺少对客户信誉以及资历等内容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使得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加大,给企业资金流动带来影响,加剧财务风险出现。其次,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企业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时,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或者规章体系不全面,在实际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交流不深入,导致管理脱节,存在问题无法及时处理,给后续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开展带来直接影响。

三、企業资产管理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采用集中管理方式,定期开展企业资产盘点和核算工作,提升固定资产应用水平。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资产盘点,以季度或者年度为单位落实一次盘点工作,及时找出固定资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防止企业资产大量消耗。其次,在固定资产应用管理环节中,需要在企业内部设定专业资产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落实资产管理工作,定期对资产应用进行检查和判断,并结合固定资产应用状况,科学设定管理的对策,定期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加大技术投入,不断促进技术升级,减少无效资产占用,提高资产的应用效率。最后,因国家强制政策淘汰或因技术落后、毁损的,在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后确需将其淘汰处理,变卖价格需结合市场合理设定,实现回收价值的最大化。

(二)加强存货管理

首先,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使录入、操作、查询、监控等功能融为一体,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实现数据共享。各环节的有机协调和配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动态化管理。其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确保采购业务的可追溯性。在大规模或重要物品采购过程中,需要经过公开招投标环节,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现象,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需要根据库存情况以及运营需求,评断是否具备采购时机,不可盲目进行资产采购。在采购过程中需要科学设定采购规划,而在此过程中,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进行获得。对于采购管理工作而言,需要将其贯彻到整个采购活动中,在采购之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采购申请,由上级部门统一审核通过以后,才能落实采购工作。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秉持货比三家的标准,选择价格低廉但是质量过关的厂家,并与其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但可以保证采购产品自身质量,同时也能减少采购成本投放。最后,企业还要做好验收环节管理工作,由专门的机构或验收人员进行验收。确保采购的物品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和申购单相符合,并和采购人员提供的采购单据相比较,不可存在从中牟利的状况,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首先,结合企业运营情况及资产管理要求,对客户信誉、资历等信息进行真实核查,全面评价客户的资信状况,灵活运用赊销手段,防范信用风险。其次,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加强合同管理,办理对账手续,减少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出现。并且,做好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交流工作,避免互相扯皮,及时掌握企业资产运行状况,防止坏账、呆账现象发生。最后,合理评估客户不能及时还款的可能性,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账款催收策略,实施常态化、长效化管理,降低形成坏账的可能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资金回笼奖罚办法,对于数额较大的和拖欠时间较长的应收账款,应重点催收并提供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新政策的学习落实

目前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更新比较频繁,税收政策也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如个税改革,增值税减税降低税率,进一步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取得不动产进项税额允许一次性全额扣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主动做为,做好整体税收安排、完善制度管理、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学习提升财务团队的业务能力,以新的思想观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财务工作,从容应对新的政策,最大限度享受税收改革红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资产作为企业盈利的物质保障,对资产进行科学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科学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固定资产、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框架的优化,使企业在进行资产运用的时候能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常纪文.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9,11 (01):11-22.

[2]袁关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升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19 (06):139+141.

[3]崔海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建议[J].纳税,2019,13 (06):285+288.

[4]裴平,方毅.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9 (02):103-106.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