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支付在公立医院收费管理中的应用及思考

2019-12-16洪珊

财会学习 2019年32期
关键词:收费管理移动支付公立医院

洪珊

摘要: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移动支付技术在公立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移动支付在公立医院收费管理应用中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医院在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时,应保证其资金安全和网络安全,才能让移动支付技术在医院应用中更加稳定。

关键词:移动支付;公立医院;收费管理

一、移动支付介绍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的支付习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出门可以不用带钱包,一个手机走天下。移动支付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应用在各个方面。移动支付指传统银行支付业务与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支付方式。它包含了通讯运营商、金融机构、用户以及支付端,主要常见于支付宝、微信、银联钱包等。

二、移动支付给医院收费工作带来的好处

(一)满足患者多种缴费需求

在传统的财务收费模式下,医院缴费方式只支持现金和银联POS刷卡业务,这种单一的缴费方式让很多年轻人,甚至老年人就医体验差,容易造成患者流失。而且有的患者手机上装有多种支付方式,有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手机上可能只装有一种支付软件,这时候多种支付方式可以满足患者不同的缴费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提升收费效率

在传统的财务收费模式下,患者就医后需到收费窗口结算,然后才能继续进行医技检查检验或取药等后续步骤。虽然自助机的推广,分流了部分人群,但仍有很多患者结算时遇到需要缴费的情况而只能回到收费窗口进行人工缴费,因此在就诊高峰期时,收费窗口常常会出现排长龙的现象,延长患者就诊时间,引起患者不满情绪。引入移动支付业务后,不仅收费窗口增加了第三方支付方式,连自助机也扩展了充值业务,患者可以少排队甚至不排队,直接在自助机或者手机上完成结算缴费。即便在收费窗口缴费,移动支付比传统现金收付更简便,人均服务时间下降,既方便了患者又提升了收费效率。

(三)降低收费风险

在传统的财务收费模式下,窗口收费人员每天需要面对数量庞大的病人群体,不断重复现金收取、点钞和找零,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节奏快,容易出现错收漏收患者费用或者收取假钞的情况。引入移动支付业务后,减少了现金使用,降低收取假钞的风险;充值缴费金额也由原先的收费员手工录入方式转变为在患者扫码支付成功后系统直接写入患者就诊账户,提高了收费工作准确度,减少人为错误风险。

(四)降低医院人力成本

在传统的财务收费模式下,医院必须设置足够多的窗口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缴费需求,导致人力成本增加。引入移动支付业务后,患者分流至自助机和手机APP,窗口工作量明显下降,医院可以缩减窗口个数,减少人力成本投入。

三、移动支付给医院收费管理带来的问题

(一)对账问题

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后,医院收入方式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收入方式包含收费窗口、自助机、医院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三码融合等,收入渠道有支付宝、微信、现金、银联POS等。多种资金渠道需要分别与第三方进行对账,且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款项需要T+1天才能到账,碰到节假日,到账时间还可能会推迟,这给财务实时对账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当天争议款项。

(二)退费问题

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后,方便患者缴费结算的同时也随之产生退费问题。所有第三方支付端都可以绑定信用卡,而目前无论是自助机、医院APP、微信公众号还是支付宝生活号、三码融合端口都尚未支持原路退回模式,患者在以上端口缴纳的费用都需要到收费窗口进行人工退费,这就可能出现信用卡套现问题。

(三)安全问题

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后,越来越多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入医院,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资金量将滞留在第三方平台至少一天时间。虽然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平台使用群体多、信用度较高,但比起传统银行支付渠道,其安全性仍有一定差距[1]。同时移动支付的实现需要依托移动通讯终端,如果这些终端处于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那用户的资金安全也将存在一些风险。

四、应对及建议

(一)建立统一支付平台

建立统一支付平台,统一管理医院各渠道收入来源,与医院HIS系统相连接,患者缴费与退费都能在平台上实现,并同步于HIS系统,达到电子对账和财务监管的目标。统一支付平台连接着收费窗口、自助机、医院APP等各种收费端与微信、支付宝、云支付等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像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患者通过这些接入端进行缴费时统一支付平台会自动记录每笔支付方式和支付渠道,并与HIS系统进行实时对账,同时也与第三方平台建立电子对账连接,退费实现原路退回方式,杜绝信用卡套现现象发生。医院在统一支付平台终端就可以完成HIS端、第三方支付平台三方、统一支付平台三方电子对账,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漏收、未收费用风险,也能实现医院各渠道收入统一对账、统一管理的目标。

(二)加强内部控制

大部分医院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并没有包含移动支付等“互联网+”内容。面对不断普及的移动支付技术,医院应从人员培训、票据管理和审核流程等三方面入手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各环节防控风险点,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建设。

1.加强人员培训

转变窗口工作人员工作职能,从单纯的收费人员,转变为收费员、引导员和解答员三合一的综合业务能手。加强窗口收费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培训,掌握传统的收费技能外,还应学会如何引导患者快速有效地完成移动支付,同时应针对常见问题进行集中培训,避免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2]。

2.加强票据管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电子票据将逐渐代替传统手工票据。根据财综[2018]62号文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推广运用医疗收费票据。而现有票据管理制度中尚未涉及电子票据的领用、发放、核销等,应针对这些方面完善票据管理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内部控制。

3.加强稽核管理

重新梳理收费流程,加强稽核管理。稽核人员每日按照银行入账记录核对收费员缴存情况,按照汇总报表核对收费员日报表,做到银行、收费员、HIS三方数据一致。同时针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第三方支付平台、HIS、银行三方对账,做到每日对账,及时发现未达款项,查找原因,避免少收、漏收现象发生。

(三)加强网络安全维护

移动支付的运用,医院不仅作为收款方,也是预交金的债务方。在具体的支付过程中,若出现患者扣款成功而HIS记录失败,则需要患者先行多垫付一次金额;若出现患者支付未成功而HIS已经记录成功的情况,则医院需要承担损失。长此以往容易引起患者對支付安全性的怀疑。因此加强网络安全维护是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前提保证。医院只有加大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在充分保证医院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使其能够为医院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对收费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移动支付的全面覆盖下实现收费管理转型,为患者带来便捷安全的支付环境,加强财务监管,完善医院内控建设,是每一个财务工作者都要面临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泽冰.移动支付在医院财务收费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 (16):237.

[2]袁华亮.浅议医院移动支付内部控制建设[J].中国市场,2018 (3):187-188.

[3]傅玉,王友俊,赖科夫.公立医院财务新结算模式下的闭环式风险管控[J].经济研究导刊,2017 (8):127-129.

猜你喜欢

收费管理移动支付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移动支付中NFC创意新技术
高速公路收费服务礼仪要领解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打车软件的普及对城市交通压力缓解情况研究
规范医院收费管理
“互联网+”下高校网上收费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试析农村用电服务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