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公务卡管理制度的实施建议

2019-12-16张瑶

财会学习 2019年31期
关键词:公务卡实施建议国库集中支付

张瑶

摘要:公务卡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政支付透明度,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加强财政监督效果的集中体现。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公务卡的使用进行监督,减少公务消费中的现金结算,保证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为创办“廉洁政府”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公务卡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研究推行公务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公务卡制度的实施提供建议。

关键词:公务卡;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建议

公务卡结算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支付手段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举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加强财政监督效果的集中体现。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能够减少现金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贷记卡。是实名制管理的银联标准信用卡,既具有贷记卡授信消费的通用属性,又具有国库财政管理的特殊属性。

一、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减少现金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

公务卡管理制度实施之前,财政预算单位报销基本以现金结算为主,凑票、虚开发票、使用假发票等现象屡禁不止,既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也不利于财政税收的准确有效。

公务卡结算系统详细记录了公务消费的商户名称、消费明细、时间、地点、金额、持卡人等相关信息。财务部门通过银行系统比对每笔报销的支出信息,通过录入、填列财政经济分类预算码、审核后还款报销。每笔公务消费都有迹可循,支付信息链条完整的展现在系统中,克服了现金结算方式信息不透明的弊端,便于财政监察部门及社会公众对公务消费的监控与监督。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提升管理水平

公务卡作为贷记卡的一种,有一定的透支消费额度和透支免息期。例如:刷卡日为当月1日至31日,账单日为自然月的最后一天,最后还款日为下月25日,如果是当月1日的消费,免息期最高可达55天。相当于在免息期内使用了无息贷款,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报销过程中不再有大额现金的提取和发放,降低了财务风险,保障了资金安全。新制度的推行也敦促财务人员学习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理论知识,掌握新型财务工具,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三)有效遏制腐败,从源头上防治“小金库”

“小金库”的主要来源有:现金坐支,虚报冒领专项经费、“三公”经费及日常运营经费,勾结其他单位通过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等。公务卡结算的特点就是支付链条的完整展现,没有中间可操控环节,从源头上防治“小金库”的产生。

二、推进公务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务卡接受程度低,办理、使用和报销流程繁琐

1.公务卡办理周期较长。鉴于公务卡的特殊属性,需要由单位财务人员联系开户行统一填表办理。申请资料审核时间为3个月左右,公务人员在此期间无卡可用。新的卡片信息与公务卡结算系统关联后才能进行还款录入,如果关联更新不及时,就会发生到期无法查询还款的情况。

2.公务卡刷卡环境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商户能够提供POS机支持刷卡消费,持卡人愿意使用公务卡。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商户安装、使用POS机需向银行缴纳安装费或手续费,有些商户将该笔费用转嫁给刷卡人或提高刷卡金额,这些被转嫁的费用浪费了财政资金。有些商户因资质问题无法申请安装POS机,借刷其他商户POS机则出现刷卡商户名称和实际开票商户名称不符的现象,增加报销难度,持卡人就不愿意使用公务卡了。

3.公务卡还款录入手续繁琐。公务卡既可以用于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也可以用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为保护持卡人隐私,还款时需要逐条录入卡号、消费时间、金额等信息核实后才能登记还款,加大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财政预算单位经费来源复杂,不同的经费对应不同的财政经济分类预算码,增加了公务卡还款录入的难度。

4.执行公务卡制度对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较高。大多数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系统对应“零余额”账户,而公务卡普遍设定为月底还款。受“零余额”账户的限制,执行公务卡制度对财政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量预测当月的公务卡用款额度,预留额度不足导致不够还款,预留额度过大则影响整体预算执行进度。需要单位的预算、执行、决算整体规划,才能到达到合理的额度配置,保证预算的执行进度。

5.信用额度分配不合理,公务卡接受程度低。公务卡的信用额度一般为5万元,有的单位会根据公务人员职级界定公务卡信用额度。在实际工作中,高信用额度的高级别公务人员用卡频次非常低,信用资源被大量闲置和浪费,而低信用额度的低级别公务人员用卡频次较高,有些信用额度甚至不能支撑当月公务消费额度,造成公务人员用卡不便。受公务卡还款期的限制,财务部门会规定办理公务卡报销登记手续的时间,有些公务人员办理报销手续不及时,错过了当次登记期,只能由个人先垫资还款,下月再登记。个人资金的大量垫付,刷卡和传统现金消费的区别,使得公务人员对使用公务卡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公务卡不能根除腐败

公务卡制度的实行,虽然杜绝了凑票、假发票报销的情况,但不能根除腐败,不能保证每次的消费都遵循了“过紧日子”的原则,也不能解决公务人员合谋商户故意虚高定价、多刷卡、提回扣的情况。根除腐败不能完全依赖公务卡管理制度。

三、公务卡结算中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实施建议

(一)增强对公务卡的宣传和培训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从领导和基层多维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传播方式宣傳公务卡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提供专业的公务卡使用和报销流程培训,让公务人员了解到使用公务卡安全、便捷等优点和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组织财务人员加强学习新政策、掌握新技能,主动宣传公务卡的重要性,提升员工对公务卡的接受程度。

(二)细化公务卡管理制度和强制结算目录

财政预算单位可根据财政部相关文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公务卡管理细则和强制结算目录,提高公务卡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保证制度执行的准确性。如规定:支付给非雇员(如客户、邀请讲课专家等存在业务合作关系的人员)的劳务性支出,签证费、快递费、出租车费用、过桥过路费等目前只能使用现金结算的支出和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支出,可暂时不适用公务卡结算。

此外财政监察部门可定期对财政预算单位进行公务卡覆盖率、公务卡结算比例和现金结算比例进行考核,敦促预算单位提高公务卡使用率。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务卡审计制度

消除区域间金融环境差异,加快移动支付端建设,对接公务卡结算系统和银行系统,提高信息上传效率,合理配置信用资源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加公务人员用卡热情,减轻财务人员负担。

建立健全公务卡审计制度,有利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负责公务卡推行与监督的相关部门了解中央与地方预算单位公务卡的使用状况以及在公务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对积累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使“公务卡”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达到制定公务卡管理制度的初心与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双庆.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使用中的问题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 (18):115-116.

[2]杨敏.公务卡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0 (11下):76-77.

猜你喜欢

公务卡实施建议国库集中支付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公务卡运行情况及对策分析
关于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课程改革及实施的建议
从公务卡实施视角浅谈如何强化高校财务管理
论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
我国公务卡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
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
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几点建议
高校公务卡使用常见问题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