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及思考

2019-12-16蔡俊杰

财会学习 2019年32期
关键词:转型人工智能财务管理

蔡俊杰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在财务领域中,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三大类应用,并提出了财会人员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转型。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务管理;应用;转型

一、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2017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审计、税务工作中推出人工智能产品——“德勤财务机器人”,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的热潮。在财务领域中,人工智能在数据的识别和收集、大数据处理、辅助决策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因此,人工智能必将在财务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改变财务管理的格局。

二、人工智能概念

195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麦卡锡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人工智能理论随之不断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对人工智能有一個简单易懂的定义: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新学科,它的实际应用主要有:机器视觉、人脸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等。

三、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

(一)基于数据识别及语音识别的应用

这一类的应用连接是人与机器、数据与机器的桥梁,是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中应用的基础。简单说,该类应用是把纸质或者影音图像化的数据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计算的结构化数据。

1.智能识票

传统模式下,在取得发票后,财会人员要人工核对票面信息,然后到税务局网站验票,时间成本很大。而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数据识别技术后,可以做到智能识票,通过OCR自动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方式,完成纸质发票或者电子发票录入和审核工作。在智能识票后,配套链接税务系统,能够完成从发票信息提取->发票验真->单据签收->智能审核的自动化流程。

2.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是人机交互的一大创新,传统人机交互方式主要是通过鼠标输入指令,以软件机器系统为中心,且每换一个财务信息系统,财会人员就要重新学习操作方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财务信息系统以用户为中心,可以通过语言对话功能录入指令,完成原始凭证录入、数据查询等工作,还能省去学习新系统操作方法的时间。特别是在财务信息系统扩展到手机移动端后,语音识别功能更能用户使用增加便捷性。

(二)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应用

这一类的应用是在完成原始凭证等相关基础数据识别和收集的基础上,替代大部分财会人员完成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是解放财会人员双手的一类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24小时不间断工作、提高数据精准度,大幅节省了财会人员的体力和精力。

1.基础财务工作

人工智能可以利用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完成大部分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①账务处理:在获取基础数据后,自动完成账务处理,月末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在单体报表完成后,还能自动完成关联交易核对,并自动完成合并财务报表。②对账:完成往来账款额核对,并能对超期的应收账款进行自动预警;完成银企账户数据的核对,并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③税务工作:通过纳税申报数据自动采集及链接税务系统方式,完成纳税申报数据核对及申报;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和税务系统的链接,完成发票开具工作。

2.预算编制和财务分析

计算机系统每秒几十亿次的计算能力是人工无法超越的,在预算编制和财务分析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一优势。①预算编制: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缺点都是工作量大,采用人工智能之后,可大大减少编制时间,提高编制效率。②财务分析:手工分析情况下,做分析图表耗费大量时间,而人工智能则能自动出具相关分析数据图表,并可以实现多维分析,指出成本费用中的差异及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对应改善建议。

3.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

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是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促成业务和财务资源的整合,加快实现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①费控系统自动化:通过数据识别功能原始凭证,配套费控平台系统,即可完成费用报销、款项支付的自动化。费用报销流程如下:员工扫描报销单据->OCR自动识别原始凭证信息->员工在报销平台提交申请->财务审核->自动完成发票真伪、报销标准、预算监控的审核->流程审批->审批后发送财务自动付款->自动账务处理。②ERP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让财务信息系统自动抓取ERP系统中的成本管理和销售数据,除了可以自动完成凭证生成工作外,还能针对成本和销售数据的分析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基于辅助决策的应用

这一类的应用是人工智能根据数据处理生成的企业报表、分析报告,建立专门的分析模型,辅助企业决策。

1.经营预测

传统经营预测,企业主要依靠单一模型和数据来预测,有时甚至是“拍脑袋”决定,主观性较大。而人工智能可以在完成历史数据对比分析的前提下,运用不同的会计模型和方法,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进行跟踪分析,对企业的各类投资及未来利润水平等重大事项进行预测。

2.内控管理

传统内控管理,依赖于财会人员的经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只要我们把相关的内控规则录入系统后,人工智能就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执行内控制度。①针对预算执行异常情况或超合同支付等,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自动预警和监控,增强了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让企业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应对风险。②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完成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防止越权审批、人为造假。特别是“三重一大”事项,更是可以直接设置集体联签流程,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3.绩效评价

在绩效评价时,上级公司对下级企业设定一些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指标,比如KPI指标、EVA指标或者是平衡计分卡等,计算工作量大,而且往往还存在各种“人情加分”,导致了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可以提前将绩效考核指标录入系统,年底系统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自动完成绩效打分,省时省力,还能尽可能保证公平公正。

四、财务人员的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转型

(一)意识转型

未来人工智能将替代大部分基础会计的工作。因此,财会人员要迎合社会趋势的发展,积极转变意识,加快从基础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的转型。财会人员应该加强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税收筹划、收入分析、资本运作、风险管理、预测与决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并学以致用,主动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做出贡献。

(二)组织转型

意识转型之后,组织结构应根据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整合。①适度减少基础会计岗位,主要负责数据核对。②财务组织应根据财务职能的变化和业务流程的改变,从决策、控制、实施三个方面,形成以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及共享财务为主的组织模式。

(三)知识转型

人工智能时代,公司需要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业务管理的复合型、综合型财务管理专家,要求中高级财会人员跳出财务思维,立足公司治理的方向,做好知识转型储备。财务管理專家要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熟悉各种公司业务,紧密联系公司各部门,能够根据财务数据指出业务不足,提出业务提升方案,指导预算和业绩规划;能够根据财务指标分析公司投融资情况,提出符合公司资本结构的投融资方案;能够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做好公司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能够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成为信息系统的实施顾问。

五、结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将日益成熟,有力地推动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朝着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而广大财会人员也应该借此机会,主动转型,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从容不迫地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沈捷,刘赣华,刘慧宇.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10):126-127.

[2]陈虎,孙彦丛,郭奕,赵旖旎.财务机器人——RPA的财务运用[J].财务与会计,2019 (16):58-61.

[3]孙智利,黄孝章.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 (09):72-75.

猜你喜欢

转型人工智能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