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2019-12-16伊娜

财会学习 2019年31期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实施财务会计

伊娜

摘要:本课题研究中简单探讨了目标成本管理,重点依托财务部出台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对目标成本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依托现在企业财务工作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实施

财务在一个企业当中处于核心地位,不管企业的管理模式如何变化,财务的核心地位都不会改变,因为财务的成本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一般一个相对优秀的财务人,必须要会钱、税、账、控,其中控就是成本控制。不能进行成本控制的财务会计,往往被称为核算会计,而现阶段,核算会计是没有多大前途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寻求转型,财务会计也要转型成为管理会计,并且合理地利用管理会计的管理工具方法来帮助企业实现最大化收益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关于目标成本管理

(一)目标成本管理概念简述

要理解目标成本管理,首先要对目标成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谓目标成本,即以调研为基础,预估出来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生产设备成本等)、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等,依托这些预先设定的目标成本,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行成本预测、决策,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归属,并且要积极地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是成本控制当中的一个关键点。目标成本主要用来评价企业产品从研究开发到出货全过程的实际成本以及整个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或者说预算目标,以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中心,帮助企业决策层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同时分解目标成本,并通过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等方法来实现成本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核心点在于对成本的控制,目标成本的设定与核算是前提条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最大化收益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突出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出货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以及效果,同时,在目标成本管理中强调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对于提高企业客户价值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但是企业要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对需要的人才的要求很高,而且要实现数据共享,对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共享要求非常高。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环节

财会[2017]24号文件给出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1号——目标成本法(以下简称指引第301号)。在该文件当中指定了目标成本法这种管理会计的管理工具方法的一般应用程序。笔者根据指引第301号给出的基本应用程序,提炼出五个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要求企业应当成立一个责任中心,该中心要涵盖财务、研发、生产、营销、信息等有关部门,其中财务是核心。即该责任中心下辖的是一个跨部门的团队。企业如果要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成立责任中心将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并且要求责任中心当中的人员必须要明确职责和责任,确定考核指标,并且科学地评价工作效率。

第二个环节则是要确定科学的目标成本。要确定目标成本就必须要明确目标成本的应用对象,这个是前提条件,按照指引第301号的规定,一般把企业拟开发的新产品作为应用对象,或者是那些在功能和设计上有较大弹性空间,产销量较大但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的盈利的老产品。明确了应用对象,就可以根据可行性原则、严肃性原则、先进性原则以及科学性原则来制定目标成本,具体操作上,先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或者是年初确定的收支预算目标,确定目标成本总额,然后分解出管理、行政管理、销售、研发、生产等分项成本目标,由此再进一步细分。注意所设定的目标成本必须要是可控的,而且能够操作。

第三个环节则是对目标成本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一般按照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分解,让各级各部门根据分解出来的目标成本小项进行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遵循谁主控就分解给谁控制的原则。

第四个环节则是根据目标成本的達成情况对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为激励各层级各部门人员提供参考。

第五个环节则是成本管理的优化。执行过程中根据责任中心确定的责任归属,进行核算、分析以及控制,每个月月末或者一批次产品出货后计算实际所耗费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并以此来改进企业的成本管理。

二、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思考

(一)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依托上文的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改进成本管理,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收益具有显著作用。当前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财务要共享,服务要转型,核算会计要转型为管理会计。要求企业必须要打造战略财务管理格局,而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需要依托企业的战略规划,打造战略成本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若按照上文的分析来看实际上就是一种战略成本管理的模式。因此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是适应当前时代变化的必然需求。

指引第301号文件中将目标成本法定义为管理会计的管理工具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必须要转型成为管理会计。依托上文对目标成本管理基本环节的分析来看,目标成本管理实际上相当于战略成本管理,它起到的是战略上的作用,目标成本并不是战术意义上的成本,因为其并不等同于实际成本。如果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将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达成了一致,那么说明企业的成本管理达到了一定先进水平。

进一步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谈,消费者开始更加全面地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消费者在企业的价值创造当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因为网络的存在,消费者可以从多个渠道了解企业产品的各种信息,并且用自身的需求来深刻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所以现在企业的经营强调以顾客为中心,这要求企业必须要了解市场,而了解市场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目标成本管理当中,按照上文的说法,实际上体现了价值链分析的方法,目标成本实际上是将企业的价值信息挖掘出来进行研究分析后,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制定出目标成本。

(二)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构建实例分析

A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比较多的缺陷。A企业对成本管理是比较重视的,公司也在尝试实现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但并没有形成成本管理体系,因为成本管理体系并不完善,财务会计在做成本控制时,统计、核算等方面存在失真的情况并不能为企业的成本决策提供理想的帮助,而且成本的统计、核算基本上围绕的是生产过程当中实际发生的成本,并没有形成全过程的成本规划,尤其是缺失了材料、人工工时方面的成本统计与核算。同时企业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意识比较差,基本上都是各管各的,财务会计很难做到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实际上的成本控制,也不能算是成本控制,而是事后的成本核算。所以企业的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

因此对A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明确企业内部所面临的成本问题,得到成本控制上的重点。对于A企业而言原材料的成本占据整个成本的70%左右,这是成本控制的优先点。同时因为A企业的成本管理基本上表现为事后核算,因此考虑在产品设计阶段介入成本管理,此处要注意,A企业是先进行了预售再根据预售情况来进行制造,那么为了提高预售效果,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就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这里为目标成本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在A企业的成本管理改革当中,制定了两步走战术,第一步花费6个月时间来完成成本组搭建,并由成本组来完成目标成本管理。在第一步中成本组重点控制原材料的出入库和费用消耗等情况,同时暂时负责对个项目的成本二级核算,月末与财务进行成本核对,出具相应的报表即分析报告,同时逐步完善相应的成本控制制度和相应的指导文件。这一步骤实际上就是在按照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来重构A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待完成了这一步的工作,则开始按照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应用程序来进行成本控制。

在A企业重构成本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当中,该企业主要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第一项措施为组织建设,通过完善组织机构来提升管理水平。A企业由总经理为中心,以公司的行政隶属为单位划分出层级,各部门经历作为各层级首要负责人,成立以财务部为核心的责任中心进行管理。

第二项措施则是制度建设,该措施围绕公司的现有的成本控制制度,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依托逐步去完善成本控制的制度,并且明确各层级各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实现了用制度来管人。

第三项措施则是重构了成本控制的流程,在原财务工作流程上,把涉及到购入、费用、材料、设备出入等方面业务纳入财务工作流程当中,新增成本审核控制流程,实现了流程管事。

第四项措施,责任中心根据制度要求来明确各层级各部门职员、主管、经理各自应当掌控的范围,财务出具目标成本总额,由责任中心将与各部门相关的目标成本下发,并由相关的部门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确定部门工作目标。

第五项措施为优化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隔离,构件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以此来作为目标成本管理的技术支撑。

(三)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关键问题思考

基于前文的分析,实际上企业事实目标成本管理实际上就是要实现财务会计的转型,进一步地提高财务的地位,利用财务的职能来帮助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按照上文案例的流程在实际构件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当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在企业全体成员当中树立起目标成本管理的意识,当然这里特别强调财务和领导层要树立起目标成本管理的意识。财务必须要对企业的价值链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以价值创造为基准来构建目标成本管理模式。

其次,财务会计必须要转型成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必须要能够从战略上来考量企业的未来价值,并且要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帮助企业做成本决策。因此财务会计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数据敏感性,人格魅力,财务专业知识与技能,管理能力等等,所以财务会计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实际上财务工作也要求财务会计必须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因为会计准则,财税方面的政策都在持续更新,财务会计要做好工作就必须要去学习这些新的变化。

再次,应当为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搭建一个适合的信息化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仅是数据共享平台,也是财务进行目标成本管理的数据分析平台。因此要基于现有的云物大智移五大技术来构建出适合的管理系统,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正本管理的水平。

最后,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必须要用制度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目标成本设定、控制应当用制度来进行约束,并且将其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挂钩,用以提升组织绩效。要建立价值链分析的机制,对企业运行当中的成本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基于目标成本管理信息平台来重构成本管理的流程,实现流程管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成本控制的优化方面,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比较合适的管理工具方法,但要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对于企业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财务人员,在目标成本管理下必须要转型成为管理会计,进而帮助企业做成本控制决策。

参考文献:

[1]马波.目标成本管理在二重重装的应用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6 (18):16-17.

[2]吴雅兰.浅析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7 (34):82-83.

[3]何宇.试析制造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J].管理观察,2017 (32):172-173.

[4]劉毅红.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优化建议分析[J].中国商论,2015 (33):67-69.

[5]黄晓波,张霁.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6 (03):67-75.

猜你喜欢

目标成本管理实施财务会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目标成本管理应用探析
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