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土地政策 做好土地文章

2019-12-14冀玉生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宝应县调剂全村

□冀玉生

江苏省宝应县杨蒋村虽无山无水,却有5000多亩肥田沃土,还有可用于复垦的近500亩废沟、废塘、废弃庄台。这些沉睡的资源一旦唤醒盘活,足以成为全村发展的资本。

于是,一篇 “土文章”正式破题。

“土文章”之一:整治复垦,变废为宝

将全村所有“三废”地编制三年整治复垦规划,通过实施国家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变成新增耕地,由国土部门通过占补平衡制表置换,调剂到本市广陵、邗江等中心城区,实现“指标上城、资金下乡”,换来“真金白银”。

2016年起步仅实施34.2亩,就实现进账205万元。

第一桶金怎么用?村两委、全体村民一致达成共识:扩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用“首桶金”作为启动资金,采取分期付款办法兴建标准化厂房招租。

很快,在镇工业园区,一幢4668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成功招租易元科技公司入驻。合同年租金35万元,还享受镇级税收返还分成。

2017年实施占补平衡项目62亩,获耕地指标调剂资金372万元,村里一鼓作气,2018年续建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今年5月已建成,被易元公司连同一、二期整体招租,合同年租金95万元,加上村里其他资产出租,今年底,杨蒋村可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132万元。

2018年村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扩大至171亩,指标调剂先期到账1000多万元。丰厚的集体经济收入付清了厂房建设投入,还清了集体欠债,还完善了全村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实施了村主干道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和组水泥路户户通工程。

2019年春节村里向每位村民发了20元的节日红包,钱虽不多,但由过去村里向村民伸手要钱转变为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这可是村发展史上的一件新事。

“土文章”之二:提升土地生产条件,推进农村产业升级

杨蒋村虽有5000多亩肥田沃土,但普通田块偏小、灌排不畅,田间交通困难。

扬州市、宝应县老促会协调市国土局利用“土政策”,在该村实施整村推进再提升土地整治项目,极大提升了全村土地生产条件。

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扬州丰瑞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杨蒋现代农业园区,项目总规划基本覆盖全村。目前已建成连栋智能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800亩,生产的特色蔬菜瓜果供不应求;500亩稻田养蟹连续两年丰收,千亩桃园长势喜人,即将挂果。

目前,智能温室和现代农业展示体验馆正在建设之中,待项目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集种养生产、仓储、加工、物流,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综合体。

“土文章”之三:推行土地集约利用

杨蒋村在上世纪70年代规划居民点,基本上是沿河一条线,导致大量土地成为村民宅基地。目前全村900多户占用的宅基地超过1000亩。

如果推行土地集约利用,即使一户一宅,单门独院,全村300亩地足够使用,腾出的800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项目补助和土地指标转让调剂可以获得数亿元的资金收入,足够建设居民小区无偿分配给村民居住。

目前,这篇“土文章”已经开篇,由扬州大学设计的村建方案即将出炉。扬州市、宝应县老促会会同市自然资源局正协调各方,力争3年内做成这篇“土文章”。

猜你喜欢

宝应县调剂全村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静物》(速写)
能“二战”考研尽量不要调剂,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全村唯一收件人
要不要服从调剂?
2019年考研调剂复试开始
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Beams Up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