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国际化困境探究

2019-12-13张婷

时代金融 2019年30期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一带一路

张婷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会计国际化亦已势不可挡,而我国推进会计国际化的工作也异常艰辛。本文结合“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探讨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 国际化

一、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形式,中国经济转型也在不断深入,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了包括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等在内的多方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符合经济发展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也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促进各国经济贸易、资金融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也出台了多种政策,为多国之间的贸易、资金融通提供便利条件,大力支持国内企业与沿线国家企业的共同发展。但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多种官方语言和多种会计制度,同时由于不同国家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税收法规等与中国的巨大差异,中国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极强。推进会计国际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会计国际化的内涵和国际化发展现状

(一)会计国际化内涵

会计国际化能提供公允、真实、可比的会计信息。会计领域的国际化行为,在会计界常简称“会计国际化”,主要出于国际间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业务时,采用国际通行会计惯例,实现各国会计行为的协调规范和统一,也是要求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处理并报告本国经济业务。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自加入 WTO 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健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程度加深,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亦日趋众多,对外贸易数额逐渐扩大。同时,我国会计行业与国际会计行业交流愈加密切,提高了整个会计行业的基本能力,也促使我国会计领域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积极顺应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先后颁布、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改进、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从积极应对“琼民源”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开始,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于1997年发布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而从2007年正式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新会计准则,降低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会计国际化的进步。同时,我國逐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在促进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也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一)多国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国家之间会计政策的协调是信息沟通的核心机制之一。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会计准则的差异已成为跨境投资的障碍。“一带一路”的倡议涉及到多个国家、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多种会计制度①。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需要多方参与,实现会计准则、会计行业协调发展的难度之大。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会计制度、监管方式等都存在差异。

(二)我国会计制度及实务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有研究表明,文化因素会对会计制度的形成及会计实务操作产生影响。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会计制度在制定的思路上是由政府请专家进行分析、制定,然后再立法强制执行,在监管方面也是由政府直接控制而不是由会计专业团体进行专业的监管。政府干预为主导的状态,使得政府在制定会计标准、监管会计实务方面影响较深。而这些影响通过法律、经济和企业所有权等体制对会计的专业化产业影响,导致我国会计专业化程度偏低。同时,由于是政府用立法形式对会计制度强制执行,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格式、内容、措辞、会计方法等方面高度统一,财务报告在编制时也重点强调“合法性”。此外,企业在披露财务资料时,会间接受到传统文化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在披露财务信息时,非常注重秘密性,披露的财务资料信息量偏低,特别是我国的家族式企业,并不愿积极主动披露财务资料,除非受到政府法规的强制要求。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走出去”的同时,吸引外来资本,又需要政府以法规的形式来强制要求企业披露信息。文化因素对会计制度及实务操作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国际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在发展中企业体制等发生改变时、国际化合作的需要时,为了发展的需要,赶上国际化水平,也要主动改善由于文化因素带来的影响。2006年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积极趋同国际会计准则,是排除文化因素影响的举措,但还要继续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和实务操作,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缺乏

会计国际化需要专业的、高端的会计人才。高端会计人才除了具备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具备管理意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能适应会计行业发展,对于法律、金融、信息技术等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能将综合信息应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中,满足国际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当前我国处于推动会计国际化时期,基层会计从业人员数量多,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会计人才缺乏,制约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推进。

(四)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不够协调,监管体系工作机制乏力

1.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的差异降低信息透明度。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规则之间协调,可以增强监管的有效性,降低监管成本。在金融监管方面,会计信息是金融监管的依据和起点,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定之间应该注重协调。首先,在进行金融监管时,会对会计信息进行选择、调整,但会计实务的监管、问题的处理,不能仅仅通过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调整来加以解决。其次,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长期的差异会降低信息透明度,导致操作风险的增加,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成本,增加管理层管理难度,还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负担。

2.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不协调降低信息的可理解性。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的协调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减少信息使用者的交流成本、降低信息使用成本。也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风险信息分析与评价。但在实务中,财务报告在编制时是采用会计专业语言,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披露会计信息,而金融监管报告按照金融监管规则编制,披露风险信息也是按照金融监管规则进行披露。根据两套规则编制不同的报告,可能存在矛盾与冲突,不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信息、使用信息。

3.会计监管体系本身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内部控制结合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加上外部监管,可以给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供重要保障。按照《会计法》的要求,经过多方的探索和共同努力,我国已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为一体的“三位一体”会计监管体系。但在实际的会计监管工作过程中,不乏政府监管分散、社会监督乏力、单位内部监督薄弱等问题。

四、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在推动中国会计国际化策略中,我们一是可以考虑完善、推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立目标协调的合作机制;二是把握会计准则执行力度,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三是加强合作沟通,培养高端会计人才;四是理顺监管关系,加强各组织协调合作;五是有效结合内部外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等方面,促进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注释:

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60个,使用50多种官方语言、10余种会计制度。数据来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会计基础设施构建[J].管理会计研究,201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曾峻,伍中信“一带一路”战略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沿途各国现状及我国的策略研究[J].财会通讯,2017(12):114-117.

[2]叶康涛,臧文佼.会計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一个分析框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1):3-12.

[3]许闲,蔡子婕.欧盟各成员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施情况考察及对我国经验借鉴[J].会计研究,2013(6):18- 25.

[4]涂玉龙,孟勋彪.文化差异对会计制度及实务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2(1):50-52.

(作者系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

猜你喜欢

会计国际化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