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开发模式研究

2019-12-13耿琰

北方音乐 2019年22期
关键词:商品化开发模式文化遗产

【摘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具备的民族性和精神性等特点,在当前多数文化遗产中也具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深入掌握音乐类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以及商品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等方面情况,以多维方式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音乐类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人类在口头或者动作方式的基础上传承的,其本身是民族历史的重要几点和广泛应用,音乐类文化遗产也被成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音乐类文化遗产是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有效延续和发展的,属于活的文化,也属于传统文化中比较脆弱的内容,对于音乐类文化遗产而言,商品化的开发模式属于重要传承方式[1]。

一、音樂类文化遗产现状

音乐类文化遗产多数情况下来自于民间,在和民族特殊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其自身所处的地域经济情况通常较差,生存环境也明显比较差,使得多数青年人都出现外出务工谋求发展的现象比较突出,当地政府的目标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对文化发展方面重视不足,没有能够投入比较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对人力和财力等方面注重不足,对音乐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足,使得其处于危险的边缘。对于音乐类文化遗产而言,早期音乐类文化遗产在传承的时候,由于财力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其资料在保存的时候存在着保存条件不足的现象,保存方式明显比较落后,且早期并没有科学化的保存方式。另外相关音乐文化资料的收集和分类及整理等相关工作也需要细化处理,音乐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主要是剧团等,在之后发展过程中受到经济浪潮的影响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几乎也发生解体的现象。在研究的时候,研究工作由于工作人员水平不高,仍然存在着起步比较低的现象,及时整理得到初步的成果,在经费方面也明显不足,这就使得音乐类文化遗产在保护的时候存在着较多不利影响[2]。

二、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开发的重要性

音乐类文化遗产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本的内容也是无法做到的,其属于活态的内容,需要做到向前发展和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属于事物进化的重要规律。而在适当创新发展之后的商品化属于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重要模式,对音乐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及发展都存在着重要影响。

(一)推动音乐文化遗产专业化发展

音乐类文化遗产在商品化发展的时候,对演出形式的规范化程度以及演出人员的水平等方面都具备比较高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参与到音乐类文化遗产传播的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促使这些人员对自身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在一些旅游景区的商业化演出等所面对的观众也较为广泛,在音乐传播的时候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音乐类文化遗产在进入高校之后,对高校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存在着重要作用,可以充分营造较为良好的学校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氛围,在这一情况下加强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在新的专业开设的情况下也能够促使学生就业渠道得以扩宽,对学生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三)音乐类文化遗产多样化发展

创新发展的音乐类文化遗产更加多样,其各种形式的表演能够和传统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为景区的全面发展增加音乐文化,尤其是传统的音乐文化景观,也能够为相关政府和景区及个人带来比较多的经济收益,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及城市品牌的影响,也能够为人们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效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保护力度。时代发展对音乐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也不能单一化实施,需要对其多样化发展和多层次开发创新,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完善商品化传承模式,推动其能够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相符合,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3]。

三、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开发模式

当前社会文化的需要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等方面比较显著,音乐商品化对当前社会音乐生活也具有直接影响,这也属于客观发展趋势及客观存在,根据事物的进化发展规律,音乐文化遗产也需要不断发展,且会出现新的形态,其所具有的演出简陋和形式单一等问题无法适用于当前商品化的发展要求,也就会造成音乐类文化遗产发展市场比较狭窄,传承保护也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加强对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开发模式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提升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使得其满足当前观众的审美需求,构建文化品牌。

(一)确定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开发方向和程度

音乐类文化遗产在开发的时候,高校始终是这一过程的重要承担者,这就需要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引入音乐文化遗产,且加以创新开发,这也就打造这一商品的重要方式。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都可以有效解决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商品化开发之间所加以的矛盾。音乐类文化遗产的商品化需要保持原生态和鲜明特点,对其传承也存在着重要影响,可以充分提升其观赏性及传播性等特点,属于矛盾突出的探索性事业,需要多个学科参与其中,其所在地区多数情况下比较偏僻,科研力量明显比较薄弱,在文化遗产传承的时候容易出现一定不足,高校专业人才数量比较多,且具备比较先进的涉笔,这也是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商品化开发的重要载体[4]。

另外在相关专业学习基础上获取专业知识内容的大学生进行音乐文化遗产商业化发展的时候,其也属于最佳的开发群体,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需要在观赏性和审美性及传播性等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相关潜力,在发展的时候,仅仅需要得到正确引导和系统学习就能够成为音乐文化遗产商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对音乐等相关专业学生实施针对性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类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

(二)旅游景区属于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平台

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情况下,旅游也逐渐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当前旅游业更加关注和重视五官的共同感受,也就是结合观赏美景和倾听音乐及品尝美味、动手演奏、载歌载舞等内容,为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泛的舞台,促使其逐渐市场化发展。在对当地旅游资源充分应用的情况下,使得比较多样化的音乐文化遗产逐渐引入到旅游景区中,充分构建商品化舞台。在高校研究开发和改良等基础上,音乐类文化遗产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配合可视性特点突出的舞台设计,满足更多层次观众的需求,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及景区文化品位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5]。

四、结束语

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开发处理的时候,其始终和当前时代发展需要融合在一起,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音乐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其商品化也是必然发展要求,在具体开发的时候,需要注重高校人才培养和旅游景区构建,使得音乐类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丰富完善,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4):13-17.

[2]任子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塑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

[3]刘怡汝.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9(6):10-11.

[4]王姣娜.肇庆民间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9(3):16-17.

[5]李媛莉.关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9(1):138-139.

作者简介:耿琰(1981—),女,山东滨州,讲师,硕士,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商品化开发模式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浅析简·爱和于连人生变化轨迹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
新媒体技术支撑下信息市场的个体户
浅谈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优化策略
邢台微营销市场前景与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