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教学内容的秘妙

2019-12-13骆文燕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发现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内容

摘要:教学内容的确定规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路径,要求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指向教学目标,同时要关注文本体式,从编写者的意图出发。发现教学内容,包含预设时的发现和生成中的发现,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同时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捕捉和创造生成中的闪光点,使其转化为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关键词:发现;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B-0067-04

2019年秋,义务教育语文学科全部使用统编教材。新教材采用了“双线组元”的单元结构形式,即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这一编排方式的变革,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还要有重构单元课程的能力。

众所周知,文本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有很多课程要素具有隐秘性。如何真正落实新教材“双线并行”“双线融合”的新理念?首先需要教师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其次是创造性地重构教材。这里的解读与重构的过程即发现的过程。

一、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个文本,它包含了很多内容:文本本身、作者想传达的思想、编者的理解和意图、读者的解读、互动中动态生成的素材、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不管是什么内容,教师都不能抱有“拿来主义”的想法,而应该有选择地、智慧地去“发现”教学内容。因为只有发现并确定了“教什么”,才能选择“怎么教”。可以说,教学内容的发现规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路径,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样的文本应该教什么?小说的要素、细节的描写、人物的情感……面对这些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去甄别、去发现作者最想表达的,也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通过解读文本,不难发现“穷”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可是全文却读不到一个“穷”字。这正是一个教学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进而找到“穷”藏在环境描写中,藏在人物的身份中,藏在衣食住行中……“穷”无处不在!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作者仅仅是为了写“穷”吗?不是的。通过矛盾、紧张、忐忑的心理描写以及人物对话,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对勤劳、善良、有爱的渔夫夫妇,“穷人”不穷!至此,教学流程清楚明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简单易行。

可见,教学内容的发现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走向,它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发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找到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继而展开教学设计,让文本内容在学生心中“锐化”,最终成为学生新的人生经验。

二、发现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一)指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犹如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它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可见,教学内容的发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主导。

《穷人》在单元导读中的目标提示是:(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2)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课后的三个习题和小练笔也紧紧围绕两个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因此,研读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描写、品读环境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如何在故事情节中合理地展开想象,这些教学内容就一目了然。

(二)立足基本学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和他的生活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在设计教学时,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才能更好地发现教学内容。

在《穷人》这一课中,学生对“穷”的理解参差不齐。文中的穷人是指谁?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很快就能找到文中的穷人既指桑娜和渔夫一家,也指西蒙一家。他们的“穷”体现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因为生活经验的差别,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在设计教学时,就可以作为一个讨论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句子,联系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谈体会,进而明白“穷人很穷”。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关联,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上展開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已有知识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三)关注文本体式

文本体式,即文本的文体或体裁,它是这一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一篇文章被选入教材,教师既要考虑到这篇文章作为“类”的共性,又要考虑到它作为“篇”的个性。

像这样对一个文本“共性”和“个性”的解读,往往决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穷人》是一篇小说,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跟小说相关的语文要素,要让学生明白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明白小说中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渲染对人物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其次,《穷人》作为小说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它又有什么“个性”呢?通过单元整体阅读,不难发现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正是关注了文本的体式,从它的“共性”和“个性”去展开来解读,“教学内容”便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呼之欲出了。

(四)把握编写意图

编者在选定一篇文章作为课文时,一定是发现了它的某种教育价值,也就是说编者给予了这个文本以教育意图。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要去发现这个教育意图,它往往决定着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发现。

上文提到,《穷人》作为一个独立文本,最大的写作特色是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在选入课文时,编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些写法的价值和意义,课后三个习题中有两个分别对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进行了训练,紧接着的小练笔又要求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来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这已经是一个由感知到运用的过程了。接下来的“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则进一步将这些写法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我认为,这样的编写意图与作者的表达意图应该是一致的,或者说,编者的意图是对作者意图的一种承接和延续,是一脉相承的。

三、发现教学内容的方法与策略

发现教学内容,包含预设时的发现和生成中的发现。预设时的发现是指教师在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生成中的发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创造和捕捉到的教学内容。

(一)预设中的发现:提炼与组合

“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1]它是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联、比、调、换等优化重组的过程。它可以是针对整册教材进行,也可以针对一个单元、一篇课文进行,同一篇文章可以有选择地运用多种方法,以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和学生能力的最优化。

1.增

当文本与学生经验有距离时,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上建构通达文本意义的新的知识体系”[2],从而消除与新知识之间的“隔阂”。

《穷人》无论是作者还是写作背景,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如何让学生最近距离地走近文本、走近作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流程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资料。比如,在揭示课题之后,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让学生对他的作品、语言特色有一个大略的了解;也可以在揭示课文主题之前适当补充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中的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正因为有了这个补充,渔夫夫妇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本能地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显得更加可贵。可见,在适当的时机,适量地补充相关信息,可以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使得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将新知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自主地将新知与原有知识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当然,这里的增加不仅仅是指资料的补充,它还是文本“空白”处的想象。第七自然段对于西蒙死后的场景有一段很细腻的描写,其中有这样一句:“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位母亲在临死之前对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有多么不舍,她的内心在百转千回间会想些什么?课文的这处留白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这一位经常被忽略的穷人——西蒙,她也是如此的伟大。

在语文课堂上,“空白之处”就是语言的滋生之处,也是想象的展开之处。文本中的“空白”处就为这种滋生和展开创生了无限的可能性。

2.联

联,既可以指文本内容的前后关联,也可以指文本意义与学生经验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这些关联点,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新知与旧知之间架起一座联结的“桥梁”。

《穷人》一文,列夫·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穷”极力写“不穷”,这是本文的主题,也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何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解读到这一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植入呢?建立起前后文、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联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渔夫和桑娜的善良有爱联系当时的社会现状来读,这种对他人的爱就更高尚;桑娜的勤俭持家联系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来读,这种对家庭的爱就更温馨;西蒙对两个孩子的不舍与对邻居的不打扰联系临死前的挣扎来读,这种对子女的爱就更伟大。

关联,使得静态的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已有感知结合起来,并将之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围绕学生已有经验和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环节递进与逐层升温。

3.比

比,就是比较,在阅读文本时,可以把形式或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异同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就同一个文本而言,可以是不同人物之间的比较,可以是同一个人物在前后文中不同表现的比较,也可以是文本内容相同、不同文体之间的比较……

《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维克多·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写的,小说的情节和诗歌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是为什么小说的题目要改成《穷人》呢?比较一下两个题目哪一个更适切?学生在领会小说的主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自然会觉得以《穷人》做题目更好,虽然他们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他们并不可怜,他们勤劳善良、心中有爱,他们是品德高尚、值得敬仰的人。进而,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麦琪的礼物》《百合花》等名篇,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真正明白“贫穷”与“富有”,明白“愛”的真谛。

预设中的发现,其实就是教师在解读文本、了解学生的过程中确定的教学点,它更多地体现了教师个体的素养。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教法”,有的要长文短教,有的要短文精读……这里可以“增”,那里却要“删”,此处可以“联”,别处却要“换”……一切都要从学生能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动手、更多地理解、更多地收获出发。

(二)生成中的发现:捕捉与创造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意向、思维特点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会经常产生一些发散思维。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到这些有教学价值的生成点,并把它创造成课堂上的闪光点。

《穷人》一文中有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句子:“睡觉还早。”它是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共四个字。这句话言简意赅,却容易被忽略。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这个句子后,教师要紧抓不放:睡觉真的还早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静下心来,再去默读思考,会发现其实“睡觉不早”了:

第2自然段:“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已经是十一点以后了。

第1自然段:“……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孩子们都睡得很沉了。

第23自然段:“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此时是凌晨。

时间已经不早了,可作者为什么要写“睡觉还早”呢,这四个字传递了哪些信息呢?晚上十一点钟,渔夫出海未归,桑娜还在补着破帆,等待着丈夫。他们每天都要这样辛苦,从早晨一直劳作到凌晨,可是还不能完全解决温饱。这四个字更深刻地表现出了穷人的“穷”,这种由社会制度造成、个人无力改变的贫穷。课堂上有效的生成往往是课堂的闪光点,他们体现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保护学生这种珍贵的天性,使教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的发现要从文本的教学意义出发,教师要努力把文本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挖掘出来,并把它们与学生的已有认知联系起来,使之转化为生动而又有深度的课堂教学内容,最终实现学生获得最优发展的目的。当然,教学内容的发现还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注意知识点前后之间的衔接与关联。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89.

[2]侍作兵.理解的使命:为了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2018(8):26.

责任编辑:丁伟红

Discovering the Mystery of Teaching Content

LUO Wenyan

(Yixing Chengn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Yixing 214200, China)

Abstract: The determin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defines the direction and path of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states, aim at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ttend to the styles of texts, and start from the purposes of composers. “Discovering” teaching content includes “discoveries” both in presupposition and generation,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optimize and restructure the teaching content. Meanwhile, teachers need to capture and create the flash points in classroom and change them into the valuable conten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discovery; teaching cont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收稿日期:2019-08-27

作者簡介:骆文燕,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0)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发现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