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时代下高校团课教育优化路径探析

2019-12-13向丽金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微信

摘  要:以微信为载体的高校团课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团课授课模式、让团课学习便捷化,但其存在内容缺乏深度与现实需求、教师和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课程管理推广不到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丰富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注重课程的反馈和推广等方面着手改进。

关键词:高校团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1-0056-01

1   以微信为载体高校团课教育

“以微信为载体的团课,使用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为青年团员搭建了一个‘微小的学习互动的‘平台,青年团员使用这个小‘平台获取到正面、积极的、对国家正确的治国政策方针和宏伟的建设蓝图。”高校团课教育借助微信平台向大学生宣传党的政治理论和指导方针,促进大学生政治观点、政治素质的培养。“以‘微信为载体的团课授课形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新型社交媒体途径,从授课组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载体,逾期效果上等多方面具有本身特殊的优势”,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习惯,从而充分发挥以微信为载体的高校团课教育的育人功能。

2   积极意义

一方面,促进团课授课模式多元化。“要运用网络新媒体使思政教育工作‘活起来,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微信为载体高校团课教育,如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将偏理论、重说教的教学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深刻的理论变得有趣味。另一方面,促进团课学习便捷化。该团课教育弥补了面对面和场地需求的局限性,拓展和提升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和能力。再次,团课一旦录制成功,可持续使用,且打开快捷,不仅大学生受益,也供其他社会群体学习。

3   面临的挑战

3.1 课程内容和形式有待丰富和完善

以微信为载体高校团课教育,第一,虽然授课便捷化,简洁明了,但授课内容较为表面,且内容范围较狭窄,涉及时事政治和历史事件较多,对一些创新创业理念、婚恋态度、社会现状等实际问题探讨较少,缺乏深度和现实需求。第二,以微信为载体网上主题团课授课仍以讲为主,一定程度忽略大学生的接受度和内在想法,授课形式有待创新。

3.2 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

首先,以微信为载体团课教育缺少互动和活力,且其内容缺乏现实需求性,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积极性,导致被动学习,违背了团课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初衷。其次,大学的宽松环境使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同时也为教师留下充裕时间,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参与实验,各类比赛和科研活动等。这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团课教育的重视。部分大学生甚至质疑团课教育存在的意义,虽然每期团课用时较短,大学生也有反应其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教师也承担着相应的压力和重要责任,更多是外在的理论引导和提出行为要求,缺乏率先垂范和实践指导。

3.3 课程管理和后期推广有待提升

第一,目前以微信为载体的网上主题团课后期管理有待提升,缺乏一定的反馈渠道,团课教育不仅要向外输出,同时也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促进其改善,实现双向互动是提升团课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以微信为载体的高校团课课程推广也应当引起重视,让团课普及化,高校可以在此方面提供一些经济、政策、制度支持,以促进课程改善和推广学习。

4   对以微信为载体的高校团课教育的建议

4.1 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

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征文活动,或搜集并分享有关主题的图片、影视资料和文学作品等,从而提升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构建集内容建设、话题评论、舆情监管、对外交流于一体的思政教育组织平台,该平台需具备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为大学生发声的良好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丰富以微信为载体团课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大学生接受团课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4.2 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和考评标准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以微信为载体的网上主题团课。一是将师生原创的优秀文章、优秀微视频以及优秀教学材料纳入教师绩效考评、学生兴趣学分统计,从而鼓励师生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二是开展微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长及效果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纳入职务(职称)评聘、晋升条件。三是提供科研经费以支持从事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4.3 注重课程的反饋和推广

第一,通过开设”评论交流区”,点赞、评论等方式,及时在微信平台上展开心理疏导,实现双向互动式联系。第二,官方公众号应注重后期的推广和应答,对于留言中较好的言论可当选为精选留言,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不当言论也应当适时纠正引导;对留言中涉及团课的意见和建议须做到及时回应。第三,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工作领导组织,促进以微信为载体高校团课教育体系化,构建全方位的以微信为载体高校团课教育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 胡宝征.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

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33-34.

[2] 吴洋.网络时代背景下以”微信”为载体的高校团课教育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9):105-106.

[3]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互联网+”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论坛《上海宣言》[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80.

[4] 龚丹.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B].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6期).

[5] 苏娜.浅析动漫型微课在高校团课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7):152-153.

[6] 于扬.“微团课”——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8:53-54.

作者简介:向丽金,女,四川巴中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微信
微信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信
微信